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行业现状
锂离子电池是继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之后更具绿色环保、安全、性能优异的二次可充电新型能源,也是近几年出现的金属锂蓄电池的替代产品,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放电电位曲线平稳、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低温性能好、无记忆、无污染等突出的优点。其广泛应用在移动通讯、手表、照相机、电动汽车电源等领域。随着电动汽车、便携式用电设备市场的增长,预计未来锂离子电池需求方面将持续扩大,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较为迅速。
在产能产量方面,日本产量占到世界的95%以上。但是近年来,随着以比亚迪、TCL金能为代表的国内锂电企业以及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锂电企业的崛起,世界锂电产业已形成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2009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18.75亿只,较上年增长81.48%。201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16亿只,占全球产量的32%。2011年我锂离子电池产量29.55亿只,同比增长18.14%,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在产能分布方面,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其中广东约占据了总生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多集中在深圳、东莞、中山等地。锂离子电池主要生产厂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比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邦凯科技有限公司等已在全球锂电池市场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
行业政策
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作为新能源材料的一种,得到了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始于2001年,主要内容是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加快发展新能源政策被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2006年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可再生能源法》,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例争取达到16%。2007年,国家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将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5%左右。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全面启动,目前推广城市已经扩大到13城。2012年6月28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动力锂电池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竞争态势
伴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需求也迅速增加。锂离子电池材料市场的急速扩张,促使一批国内厂商迅速崛起,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深圳市贝特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于2008年8月受国家标准委员会委托制订《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家标准》。
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和余姚市金和实业有限公司等厂商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目前国内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内企业主要特点表现在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相对单一,竞争集中于低端市场,能够提供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系列产品的综合型企业少。
因此,锂离子电池材料高端产品领域主要为国内仅有的几家企业与国外产品之间的竞争,而低端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领域则集中在国内较多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压缩了行业利润空间。
行业前景
顺应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未来锂离子电池材料将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小型的便携式应用上,突出的是材料的高性能,尤其是高的能量密度,其对成本不是十分敏感,强调的是使用时间长,携带重量轻,体积小;另外一个发展发向是低成本,以及适当的安全性,主要是瞄准大、中型应用领域,在这一应用领域内,由于材料使用量大,对成本十分敏感,同时,要求有满足应用环境的安全性。由于电子、信息及通讯均朝向无线化、可携带化方向发展,对于产品的各项高性能组件也往“轻、薄、短、小”的目标迈进,因此对于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的二次电池需求相当迫切。另外,轻型电动车与电动汽车等新应用领域的发展,为锂电池注入了高度成长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带给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新品more
ADI 技术视频more
LT3094: 在 1MHz 具 0.8μVRMS 噪声的负 LDO
LT3094 是一款高性能低压差负线性稳压器,其具有 ADI 的超低噪声和超高 PSRR 架构,适合为噪声敏感型应用供电。该器件可通过并联以增加输出电流和在 PCB 上散播热量。
LTM8002:高效率、超低 EMI 降压型电源 μModule
LTM8002 是一款 40VIN、2.5A 降压型μModule® 稳压器。它内置了开关控制器、电源开关、电感器和所有的支持性组件。该器件支持 3.4V 至 40V 的输入电压范围,和 0.97V 至 18V 的输出电压。
具电源系统管理功能的超薄型 μModule 稳压器
LTM4686 是一款双通道 10A 或单通道 20A 超薄型降压 μModule 稳压器。该器件1.82mm 的高度使之可放置到非常靠近负载 (FPGA 或 ASIC) 的地方,从而共用一个散热器。其 PMBus 接口使用户能改变主要的电源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