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卫星进入密集发射组网阶段,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GLONASS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的格局逐渐显现,中国已占据一席之地,奠定了全球定位系统四足鼎立的格局。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应用的背后,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芯片发挥着巨大支撑作用。

目前我国导航产业95%以上被GPS系统垄断,并且GPS产业上游基础领域也被国外厂商掌控。基于导航系统对国防和民用产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促进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在此背景下,北斗导航产业将迎来大规模发展。据预测,北斗系统加速建成后,我国导航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增长8倍、达4000亿元。如果按照2020年我国导航产业4000亿的市场规模、国际地面设备通行25-30%占比、北斗多模导航地面设备80%的国产化率比例,2020年我国北斗相关地面设备的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5个多亿上升至1000亿左右。

概 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进 展


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建设原则


开放性 自主性 兼容性 渐进性

工作原理


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I和卫星II同时发送询问信号,经卫星转发器向服务区内的用户广播……

详情

 

GPS卫星导航系统

GLONASS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

伽利略导航系统

研制国家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欧盟

历史渊源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军方开发,1994年建设完毕

从80年代初开建,1995年投入使用,与GPS系统原理、功能都十分类似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2003年建成第一代;第二代正在建设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2002年正式批准 ,2008年4月开建

覆盖范围

全球全天候

全球

第一代仅覆盖我国本土及周边国家;第二代将覆盖全球

全球

卫星数量

24颗工作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

24颗(因经费问题,经常运行的数量达不到设计数量,最少时仅仅有6颗在运行,目前有17颗正在运行)

第一代只有3颗卫星(两颗工作,一颗备用) ;第二代建成后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27颗运行卫星和3颗预备卫星(未建成)

定位精度

10米

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m,垂直方向为25m

第一代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第二代定位精度10米

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

用户容量

GPS 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可容纳无限多用户

无限多

第一代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数量有限,不能超过100万

无限多

用户范围

军民两用,军用为主

军民两用,军用为主

军民两用,民用为主

军民两用,民用为主

系统进展

1994年,GPS卫星导航系统己布设完成。现在正研制第二代GPS系统

目前已有17颗卫星在轨运行,计划2008年全部部署到位

目前已共发射5颗北斗导航卫星,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需求,2020年覆盖全球

1999年欧盟公布了“伽利略”计划,现在“伽利略”系统正在建设中

优势

成熟

抗干扰能力强

互动性和开放性

精准

商业开发情况

较早,非常充分

不充分,在中国几乎没有

刚起步

刚开始建设,因合作者众多,前景看好

个人位置服务 气象应用 道路交通管理 铁路智能交通 海运和水运
航空运输 特殊货物运输监管 应急救援 精密授时 精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