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2015年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在此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电子行业的2014年,这一年电子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玩智能硬件了,2014诺贝尔物理学奖 授予蓝色发光二极管发明者,车联网成热点,高通出价25亿美元收购CSR,展讯锐迪年底合并、成为全球第三手机芯片商,英飞凌30亿美元现金并购国际整流器公司,工业4.0正在进行中,32位单片机将成主流。 请您和21ic的编辑一起来细细品味电子行业的2014吧。
人活百岁不是梦 智慧医疗时代即将来临
19世纪中叶,欧洲的平均寿命只有40多岁。到20世纪末,欧洲发达地区人口的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已分别达到76.8和82.9岁。由此可见科技的发展让医疗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移动医疗革命
移动医疗,即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健康信息和服务,包括四大应用场景:健康管理、慢性病监测、辅助诊断、在线诊疗及预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互联网医疗已经不是主题炒作,而是大势所趋。据统计,我国高达71%的医生首选通过网络或者移动设备等数字化渠道来获取相关的医疗信息;与之相对的是,只有11%的医生仍倾向于通过传统的医药代表拜访方式获取医疗信息,在众多线上平台中,网络论坛以及手机APP备受青睐, 成为医生获取医疗相关信息的首选,分别占到45%和42%。而在海量医疗相关信息中,医疗动态以及疾病知识成为医生最感兴趣的线上内容,其重要性分别得到了88%和86%的医生的认可。
2014年移动医疗急剧升温,BAT及大量新创公司开始涌入该领域,在刚刚过去的8、9两个月内,移动医疗市场已经火爆吸金7亿。10月,名不见经传的挂号网也发布信息称,获得了腾讯1亿美元投资,成为史上最牛。
展望未来的医疗市场,数字时代的移动医疗将是变革趋势之一。
下一个技术飞跃或将发生在可穿戴医疗
近几年来,健身追踪器已经成为了十分受跑步爱好者和运动员欢迎的一个配件。这种手镯式的健身追踪器使用生物计量传感器测量所有数据,包括你跑了多远的距离、燃烧了多少卡路里,而且它们不断地升级。这让健康行业的业内人士感到非常兴奋。
还记的2014苹果秋季发布会"One more thing"时刻吗?在可穿戴领域,Apple Watch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多加了几个传感器,而是搭载Healthkit健康管理平台,将片面的、孤立的生理数据整合起来,并与第三方医疗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更全面医疗健康服务。
未来的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带运动监测功能的配件,而是结合移动医疗、健康数据等详细信息的移动入口。
2014年,移动健康、移动医疗已经成为投资者纷纷关注的热点。从可穿戴设备到手机上的APP应用,整个市场一片火热。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医疗已然近在咫尺。
-
美研制出首个人造肌肉动力行走生物机器人
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工程师们近日展示了一款"行走型"的"生物机器人",其由肌肉细胞提供能量,并利用电脉冲实现操控,这将让研究人员对它们的功能具有前所未有的控制力。新一代的微型生物机器人开始拥有肌肉了。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报告了他们的此项进展。
下一步,研究人员们将继续开展工作,实现对生物机器人运动状态的更大程度操控,如为其植入神经系统,这样生物机器人便能运用光或化学信号实现各种控制。从工程的角度出发,设计者希望能够让生物机器人能够根据不同的信号做出不同的响应。
编辑点评:
生物设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不过对于医疗电子领域将会重要意义。借助细胞非凡的自组织能力以及对环境的响应能力,未来各种生物机械体和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术机器人,以及移动环境分析设备等等诸多领域。
-
欧洲医生用GoPro和Oculus使虚拟手术变为现实
近日消息,在Moveo基金会近期的一个项目中,巴黎笛卡尔大学手术及医学教授、欧洲乔治·蓬皮杜医院医师托马斯·格雷高里(Thomas Gregory)利用GoPro摄像机和Oculus Rift虚拟现实头戴设备使虚拟手术成为了现实。
格雷高里医生此次试图利用消费类科技产品,探索一种拍摄手术的新方式。在手术中,他使用了两台固定在头部的GoPro摄像机进行同步拍摄,当时他正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最终制作出的视频非常出色,可以看到高清分辨率、可视范围很广的3D版 本手术的全过程。通过Oculus Rift,这种感觉就像是亲自进行手术。
编辑点评:
说道可穿戴的虚拟现实设备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虚拟游戏,不过,对于医疗电子行业来说,这也是医生之间相互学习、分享,以及学习新技术的好方式。这项技术的推出或将推动未来10年医学虚拟现实的发展。
脑洞大开 2014智能硬件不只是手环手表
2014马上将画上句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行业回顾时间,暮然回首,智能硬件领域在2014年的发展可谓星火燎原,不管什么产品不加"智能"二字仿佛就拿不出手了。各大巨头苹果、谷歌、BAT等布局的盘子变的更大,国内也出现了众筹额千万级的智能硬件产品,智能硬件创业者从草根团队发展成为估值过亿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2014年,智能硬件领域成为了大势所趋,从亲子教育,儿童安全,再到家庭生活,运动健身,业界厂商都希望通过各个入口,打开智能硬件市场。
亲子教育类产品广受欢迎
和传统产品一样,给孩子和女人的产品,总是最好卖,最挣钱。所以亲子类的智能硬件产品也不在少数。
比如乐视推出的"乐小宝"时光故事机,通过手机App和低亮度投影仪配套,可帮助用户给孩子讲故事。除了讲故事,手机App还有亲子语音沟通的功能,深受年轻父母的喜爱。
儿童安全类产品受到重视
在儿童安全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的今天,360以其"安全"概念推出的"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抓住了市场的脉搏。
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具有四重定位、一键报警、10s录音、蓝牙随行、运动计步、亲子小红花等功能,父母只要下载手机客户端"360儿童卫士",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孩子在哪儿,听到孩子的声音,解救孩子于危险之中,了解孩子的健康情况、亲子互动奖励孩子小红花。
家庭生活异军突起
2014年,空气质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居民最关注的生活话题。这也给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异军突起创造了机遇。
墨迹天气这家天气应用公司推出了一款叫做"空气果"的智能硬件,这是一款可以测量天气和空气数据的小型个人气象站,或者说空气监测设备。通过与墨迹天气App相连后,用户可以在手机上一键监测空气果所在室内的健康级别,获得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PM2.5浓度等值。通过空气果的数据与墨迹天气的室外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健康级别。此外空气果还加入了语音控制、手势互动、评论互动、闹钟等功能。
不仅如此,联想、猎豹、小米、果壳网都开始做起了自己的空气净化器。不过,目前净化器产品存在一些争议,在智能化方面,仍然只停留在通过手机远程进行开关和一定的设置,还不能做到足够智能化地联动。
运动健身越来越好玩
缺少运动,导致亚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最大隐患。2014年,人们似乎开始觉醒,从微信朋友圈天天晒步行和跑步的距离,到互联网厂家纷纷推出记录人们运动的软硬件,这个市场似乎一夜之间火起来了。
以"麦开"为例,它通过软硬件结合,将采集到的人们的运动及生活习惯监测数据(比如体重、体质、饮水)传输到云端并对积累下来的数据做出分析。目前产品有麦开运动追踪器、智能水杯Cuptime、智能体重计Lemon,未来还会有智能体质秤。
"智能硬件"、"软硬结合"这些词已经不能完全涵盖现在出现的产品了,比如洛可可推出的55度杯,"摇一摇,即可降温"很多有创意的产品开始受到追寻新奇酷的新潮消费者青睐。
2014年智能硬件就像是一场科技领域自下而上的草根革命,不仅厂商们乐此不疲的推出各种智能产品,消费者也从慢慢的尝试转变为追捧与期待。可以说,2014智能硬件获得了极大的突破。
-
智能硬件:四大病症导致"伪智能"困局
智能硬件绝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和简单。对于互联网公司、传统制造业、年轻的创业团队,不论曾经在哪个领域有多么辉煌的成就,进入智能硬件领域都很难收获理想中的美好。表面的繁荣与用户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圈内热火、圈外冷漠的局面,行业"伪智能"困局由此产生。
目前智能硬件主要存在四大病症,1、概念炒作大于实际。市场上打着"智能牌"家居的产品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还有很远。2、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很多家电产品连基本的操作设置都不够人性化,就更别提智能化设计了。3、产品出发点是竞争而非需求。不同品牌、厂家的不同产品都遵循着各自的标准,因此在设计上并不能够做到整体智能。4、产品人性化 设计不足。智能家电作为智慧家庭的一部分,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使用功能,而更应该体现出智能所带来的人性化、智能化体验。
编辑点评:
智能硬件的爆炸式发展也让很多人打起了擦边球,无论什么产品,只要加上"智能"倾刻间高大上。对于伪智能充斥的市场,难道你认为消费者上过一次当后,还会再次入坑吗?如果你不具备智能技术的实力,没有这方面的基因还是别追逐"热点"的好,巨头竞逐的市场,分分钟让你连渣都不剩。
-
有钱任性 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玩智能硬件
一边是互联网,一边是传统制造业,看似不搭的两个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却汇聚在一起发生惊人的化学反应,智能硬件产业横空出世。自谷歌眼镜发布后,智能硬件成为高烧不退的热点,一众互联网企业纷纷跟进,不仅是腾讯、百度这些巨头陆续推出各自的硬件产品,360、搜狗、猎豹移动第二梯队也乐此不疲,日前, 连视频网站老大优酷土豆也耐不住"寂寞",一口气推出路由器等三款硬件产品,由此可见互联网行业跨界玩智能硬件是真心上瘾。
编辑点评:
各大互联网巨头集体进入智能硬件领域原因有二。一方面,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与智能硬件有先天接近性的互联网企业当然无法淡定,纷纷杀入。另一方面,智能硬件可以看作是互联网巨头用过硬件向用户延 伸,抢占各个垂直领域。这也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于是乎智能硬件使用场景少、同质化严重、性价比偏低等问题相继出现了。
打造智能生活 模拟技术先行
一盏灯一颗芯,模拟技术照亮了未来人们的生活
智能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对于今天的智能感觉非常模糊,我的智能手机也不怎么智能啊。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就会看门道。智能手机之所以说是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智能手机有很多传感器,比如GPS,比如摄像头,比如麦克风、触摸屏。除了手机里面的计算芯片,手机与人和环境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传感器来进行的。你用摄像头拍照、扫描二维码、扫描皮肤、人脸识别、测心跳,用麦克风测声纹、录音,用三轴陀螺仪测手机水平方向,用加速感应器测走路、跑步等等。手机上的传感器甚至在可穿戴设备之前就催生了一 系列App ,比如Moves、Sleep Time、而使用传感器的App 更是数不胜数。
未来的智能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传感器。当然光有硬件可定也不行,未来的新硬件将需要和软件结合,以软硬结合的方式创造智能未来。
智能传感器市场巨大 模拟厂商摩拳擦掌
据inc报道指出,目前智能传感器市场大约是6500万,这包括Nest 在内的有温度、湿度等功能的传感器。而到2019年,也就是6年后,WinterGreen 公司预测这一数字会暴增到2.8万亿台,而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公司则预测到2018年智能传感器设备销售收入能达到690亿美元,平均每年约10%的增长。
当前传感器的种类可谓纷繁复杂,然而作为移动大数据的信息采集端,移动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的基础元器件。同时,目前移动终端又呈现小型化、可穿戴化的特点,MEMS系列微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等是移动大数据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基础元器件。通过微传感器采集动作、姿态、位置、运动路径等有关"动"的数据,为未来智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必需的基础信息。
智能传感器市场巨大 模拟厂商摩拳擦掌
据inc报道指出,目前智能传感器市场大约是6500万,这包括Nest 在内的有温度、湿度等功能的传感器。而到2019年,也就是6年后,WinterGreen 公司预测这一数字会暴增到2.8万亿台,而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公司则预测到2018年智能传感器设备销售收入能达到690亿美元,平均每年约10%的增长。
当前传感器的种类可谓纷繁复杂,然而作为移动大数据的信息采集端,移动传感器是数据采集的基础元器件。同时,目前移动终端又呈现小型化、可穿戴化的特点,MEMS系列微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等是移动大数据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的基础元器件。通过微传感器采集动作、姿态、位置、运动路径等有关"动"的数据,为未来智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必需的基础信息。
-
IDM时代终结:富士通与松下成立新无晶圆公司
富士通半导体、松下联手与日本开发银行在近日签订了一项最终协议,将成立一家新的无晶圆厂系统晶片(systemLSI)设计公司;此举意味着日本电子产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述合作案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根据富士通与松下所公布的讯息,即将成立的无晶圆厂新公司执行长为西口泰夫,持股比例分别为富士通40%、松下20%、日本开发银行40%;新公司员工数约2,800人(其中700人来自松下的系统晶片事业部门),预计在2014财务年度第四季开始营运。
编辑点评:
数十年来,日本电子业者一直沉迷于拥有自己的晶圆厂,日本晶片供应商也将开发系统晶片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以摆脱仅此一招的传统记忆体业务、朝产品多元化方向迈进;但现在,半导体制造业务已非神圣不可侵犯,富士通与松下在最近这几年都陆续将旗下的晶圆厂脱手,甚至将藉由成立合资新公司摆脱系统晶片业务。
-
2014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蓝色发光二极管发明者
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名古屋大学的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在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方面的贡献,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授予那些对全人类的福祉作出重大贡献的成就,通过蓝色 LED技术的应用,人类可以使用一种全新的手段产生白色光源。相比旧式的灯具,LED灯具有更加持久且高效的优点。
红色与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伴随我们超过半个世纪,但我们还需要蓝光的到来才能彻底革新整个照明技术领域,因为只有完整的采用红,绿,蓝三原色之后,我们才能产生照亮我们世界的白色光源。但尽管工业界和学 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产生蓝色光源的技术挑战仍然持续了超过30年之久。直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赤崎勇和天野浩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工作,而中村修二当时则在位于四国岛上的德岛市内一家名为"日亚化学"(Nichia Chemicals)的小公司工作。当他们通过半导体产生出蓝色光源时,照明技术革命的大门打开了。
编辑点评:
白炽灯照亮了整个20世纪,而21世纪将是LED灯的时代,这无疑得益于三位科学家20年前的这个重大发明。
2015年嵌入式行业有望高速增长
从身边的电脑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到医院的医疗设备,工厂的控制设备,甚至是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设备,嵌入式产品无处不在,它们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14年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依旧是嵌入式的热点,伴随着可穿戴设备、智能仪表等新兴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嵌入式行业依旧引人注目。
根据IDC预测,到2015年,全球智能系统的设备量将达到150亿之巨。由于对性能的高要求,8位MCU市场正在缩减,32位MCU则稳步上升。其中智能设备联网方式主流为wifi,但是由于wifi耗电高,采用蓝牙技术的设备正在不断增加。伴随设备联网而来的问题是安全,设备智能化程度越高,就越有黑客攻击、安全漏洞和隐私问题的风险。而且嵌入式系统不仅要具有实时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性能还要提供高度互联、全面安全、远程管理等物联网环境要求的新能力。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发展,对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等要求越来越高,这更好的带动了嵌入式行业的发展,使得企业提供更多差异化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的诉求。
2015年嵌入式行业趋势预测
多核处理技术成主流
随着通用微处理器、专用微处理器乃至异构微处理器,都已经进入多核时代,通过多核技术提高处理能力,同时降低电能消耗已成为微处理器的必然选择,高性能与低功耗应当如何协调是多核处理技术仍将面临的难题。
Android继续扩张版图
由于Android系统在手机操作系统中的出色表现,设备厂商逐渐将android系统引入智能硬件、汽车应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谷歌正将安卓生态系统的触角延伸到嵌入式应用的每一个角落。
32位MCU应用大爆发
国外如飞思卡尔爱特梅尔、恩智浦、微芯科技和德州仪器,国内如新唐、合泰半导体等知名MCU厂商,纷纷在导入基于ARM Cortex-M0+架构的32位MCU,并透过提高ROM容量和RAM读写速度、高度整合外设接口资源与相对高性能低BOM价格等优势,全力抢攻现今8位/16位MCU既有的家电和工业市场商机,32位MCU市场将继续上升。
系统级优化
各大厂商都在提供一系列的系统解决方案,如何让日益缩小的设备发挥出更高的计算性能、更高效率和更优秀的电源管理能力,如何进行系统级的优化将会将为新的发展趋势。
-
ARM推出M7芯片 瞄准智能家居和汽车
智能家居和汽车的概念在今年可谓如火如荼,其推广、宣传随处可闻。移动芯片巨头英国ARM公司也瞄准了这两大诱人蛋糕。据外媒报道,ARM推出了Cortex-M7的处理器设计方案,Cortex-M7的计算性能和DSP处理能力是现有产品的两倍,可让厂商以低成本满足高性能嵌入式应用需求,包括马达控制、工业自动化、高级音频、图像处理、联网车载应用、物联网(IoT)和穿戴式设备。据称目前Atmel、飞思卡尔、意法半导体等公司,已经购买了授权。
编辑点评:
在移动智能设备领域,众厂商均使用ARM授权技术进行设计,ARM在背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为了拓展市场,ARM进军服务器市场,尽管ARM寄予了厚望,但要蚕食英特尔服务器芯片市场并非易事。英伟达和三星已经放弃了开发ARM服务器芯片的计划。而智能家居和汽车市场与移动设备市场则有相似之处,智能家居与汽车电子硬件依然局限于初级阶段,更多侧重于对硬件信息的采集与远程操控,而Intel更倾向于高端市场,凭借高性能、低功耗的优势或许ARM会继续腾飞。
-
共谋物联网大局 ARM为MCU厂商免费开放软件平台
ARM科技论坛(ARM TechCon 2014)在美国圣塔克拉拉召开,技术长Mike Muller预料,物联网时代将会有数十亿以上的装置相互连结及互动,也将引爆巨量资料的传输运算需求。处理器矽智财(IP)大厂英商ARM(ARM)为建立物联网完整生态系统,1日在ARM年度科技论坛(ARM TechCon)中,宣布将免费提供开放式作业系统软体平台(ARM mbed IoT Device Platform)给合作夥伴。微控制器(MCU)厂新唐因领先国内同业率先取得ARM最新Cortex-M7授权,可望与ARM共同抢攻物联网庞大商机。
编辑点评:
物联网正在快速发展,所涉及自动化、楼宇管理、智能仪表、家电和医疗设备的各个领域等都需要处理器进行控制。目前众多处理器厂商都采用了ARM架构,这种生态链商业模式使得IC设计业IC制造业以及系统终端制造业可以共同推进物联网的创新产品。通过提供免费免费开放平台,可以加速企业的硬件设计,这不仅有利于下游企业,也有利于加固ARM的核心位置。
2014汽车电子行业热点回顾
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直接带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电子化日趋明显,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娱乐性的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电子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2014年随着移动互联大潮来袭,对于汽车传感器、微控制器和功率半导体等器件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而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出台细化政策,推进整个产业以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发展。201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究竟有哪些热点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车联网
014年中国开启了4G时代,这为汽车和网络的结合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和3g相比,一个4G基站可以提供约600M左右的带宽,能带来50Mbps与100Mbps的上下行速率,几乎满足用户所有无线服务需求。4G不但给移动通信带来新的活力,更对汽车电子产生深远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车联网。基于4G的车联网应用可以为车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娱乐、智能导航、高速上网、爱车体检、实时车况等基础创新服务,针对大数据应用,因为标准的不同仍有许多技术难题要克服。另外,车联网产业链涵盖车企、终端设备提供商、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信息内容提供商、导航系统提供商、电子地图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应用平台运营商,还包括4S店、保险公司等多个领域,相关企业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点参与到车联网的博弈。
新能源汽车
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井喷,与此前商用车的销量多涉及政府采购不同,增长主要体现在私人市场领域的开拓,未来产销将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中国的国情看,由于充电和长途的限制,纯电动汽车不适合大多数人使用,而混合动力汽车既可以纯电行驶,也可以加油行驶,更适合目前夹断充电设施不完善的中国市场。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无疑是提及较多的关键词之一,而其中的车道偏离警告、盲点监测、自动巡航、自动泊车等都需要依靠电子技术实现。伴随技术的不断更迭,汽车亦逐渐被赋予了更多权利,走向智能化。自动驾驶系统需要依靠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激光导航装置来获取交通以及车辆和周边相关设施的通讯,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商都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吸引了奥迪、奔驰等传统车企,而且还引起了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的关注,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产品亮相,相信这会对汽车电子产业带来更大的机遇。
-
谷歌欲将Android Auto系统植入汽车
目前谷歌正在开发Android系统的一个新版本,预计这个版本将能够直接集成至汽车,使司机在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也可以即时的享受着各种互联网的功能。这是谷歌当前Android Auto软件发展的重要一步。目前的Android Auto需要配合谷歌最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将手机连接至兼容的汽车,从而使用流媒体音乐、地图和其他应用。首款兼容的汽车将于2015年面市。谷歌此前一直没有公布,将于何时将Android Auto直接集成至汽车。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该公司目前计划在下一代操作系统Android M发布时支持这一功能。Android M预计将在未来一年内发布。
编辑点评:
作为为汽车定制开发的Android系统,主要功能为通过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电话、搜索以及第三方App的植入,车主不带手机也可以通过汽车实现各项互联网操作,还可以实现汽车与手机的互联。作为与苹果Carplay竞争的系统,AndroidAuto仍面临技术和商业挑战,Android仍需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进行大量的优化,而且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小觑。
-
车联网最具潜力 4G助推科技与汽车产业的融合
移动通信网络是整个物联网产业的中枢神经,为物联网产业大数据吞吐能力提供了传输保证,随着物联网感应芯片技术的成熟,4G网络的商业化运营无疑对中国整个物联网产业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IDC数据显示,车联网将成为物联网各子行业中最具潜力,发展最快的应用领域。在2013年中国车联网相关IT投资规模为1.3亿美元,预计到2017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5.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4%。汽车作为最大的移动载体,可以很好的将软件、硬件、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结合于其中。
编辑点评:
汽车的不断智能化导致车辆了车联网的到来, 导航、音乐、智能上网、自动驾驶等智能化应用产生大大量数据使得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4G技术的到来为车联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超高的传输速率可以进行对大数据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获取用户以及车辆的各种信息,从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服务。不过4G时代,车联网面临着各种挑战,只有紧跟用户需求才能占据主导。
2015年显示光电:量子点显示将成热点
2014年显示行业随着显示需求的不断提升,显示技术也在随之更近,4K、柔性显示、超窄边框、全息显示等等,哪些技术会成为主流,影响着2015年显示光电行业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柔性显示技术
目前三星、LG等品牌都已推出了柔性显示技术的的电视,而真正能为柔性显示带来发展机遇的则是可穿戴设备的兴起。智能手表、谷歌眼镜、智能手环的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继电视、电脑、手机之后的"第四平台",传统硬件厂商与互联网公司的大量投入使可穿戴领域不断延伸,预计2016年可穿戴市场规模可达100亿美元。柔性显示技术将凭借可弯曲、超轻薄设计、超低功耗、耐用性以及便携性等优势满足可穿戴设备对屏幕的需求。
三星LG对OLED分道扬镳
三星在与LG在OLED显示上长期竞争后,决定转投制造量子点技术的4K LCD面板,而LG则全力发展OLED。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UHD显示技术及市场容量的发展。而LGD在尺寸OLED显示面板领域有所突破,三星选择不扩产OLED,而是转投更有市场效益的量子点技术也在情理之中。
量子点显示技术
量子点显示技术是介于液晶和OLED之间的新型技术,主要是通过将量子点的光学材料放入背照灯与液晶面板之间,使亮度均匀,同时背光源色彩转换效率也大幅度提升,色彩亮丽,画面更加清晰。相比,OLED屏幕的性能更为优越,更轻薄,可弯曲,但价格昂贵,OLED的价格约是LED的2~3倍。三星、LG等国际品牌正在考虑量子点显示屏,而国内厂商也宣布要量产量子点显示产品。量子点显示在2015年成为显示新趋势,虽然尚不足以取代OLED显示,但在无法克服OLED成本问题的现阶段,想必会成为显示市场一段时期内的过渡产品。
-
3D显示时代将有望应用于平板电脑
D技术的开发商Mantis Vision和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伟创力宣布合作开发新型3D平板电脑Aquila,是一款可用于动态3D内容创建革命性的8寸OEM-ready平板电脑。Aquila 3D平板电脑采用骁龙801处理器,集成了高性能的Qualcomm® Krait™ CPU、领先的Qualcomm® Adreno™ GPU以及功耗优化的DSP,与MV4D SDK一起,使Android开发者能够将3D视频、图像和数据完全集成于他们的应用、游戏和内容当中。Aquila 3D平板电脑向所有制造商开放,预计将于2015年初实现OEM-ready。
编辑点评:
3D显示技术目前已经普及,无论是在影院还是家用电视机,都可以看到3D显示的身影。3D显示应用于平板将会为个人消费者带来更高水平的使用体验,然而不论是红蓝式、光学偏振式以及主动快门式的3D显示,都需要佩戴眼镜才可观看,佩戴时间久会有不适感。另外,目前3D影片内容以及游戏内容较少,3D显示平板的发展仍将面临许多问题。
-
三星推出34寸超宽屏曲面显示器
三星推出一款34英寸的超宽屏曲面显示器,型号为SE790C。除了带有弯曲弧度之外,SE790C的另一大特点是21:9的高宽比,这也使其屏幕长度达到了将近3英尺(约合91.4厘米)。此外,该显示器的屏幕分辨率为3440x1440,因此其屏幕像素密度为110ppi。SE790C的最高对比度为3000:1,最高亮度达到300 cd/㎡。与此同时,这台显示器的可视角度为178度,这表明它的面板很有可能使用了三星自家的PVA技术,后者号称可带来接近IPS面板的可视角度、色彩准确度和黑色水平。
编辑点评:
曲面显示能为用户带来360度的沉浸式体验,选择曲面显示似乎成了一股潮流。如今液晶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巅峰阶段,无论是分辨率还是画面的色彩以及对比度、亮度等参数,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兴起,曲面显示可弯曲、超轻薄设计、超低功耗、耐用性和便携性的优势得以凸显,而如今仍面临成本高、良品率低的问题,或许这些能在2015年解决,让我们拭目以待。
通信技术行业总结
近年来,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通信产业成为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尤其在国内,受益于国家的利好政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大型活动增加,我国通信行业保持快速增长趋势。4G商用、移动互联的普及、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及车联网的风靡,都是2014通信领域发展的代名词。
我国4G全面启动
自从2013年末4G拍照发放,2014年可谓是我国4G发展的元年。截止11月,我国4G用户数突破7500万,预计到12月底将突破8000万。经过一年的发展,用户数量已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4G国,同时成为全球4G的第一大网络。预计到明年,用户将达到二至三亿,用户规模甚至将超过全球的1/3,跃居全球第一大用户国。除了市场利好,国内企业在技术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如五模及全模芯片、VoLTE和LTE大规模商用、纳米级北斗导航芯片等。从这些数字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及广阔前景,相信接下来几年,只要运营商、建设方及产业链结合国内市场优势,再加上创新技术,就有能力成为全球4G的主导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变革
到去年为止,移动互联网产业产生了1.6万亿美元的价值,在全球所有产业中排第11位。移动视频、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移动生活、移动企业级应用等都有了快速发展并在未来几年将更加流行,云和端的整合、O2O,线上线下ICT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结合,跨界的模式会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融合、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这两个市场已初露头角,未来会是趋势。
云计算和大数据迅速蔓延
IDC报告指出,2014年,云计算消费将达100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25%。经过2013年市场对云计算的初试阶段,2014年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需求。另外,云计算领域在根据特定行业产生细分市场,其服务趋向专业化。此外,云计算和大数据也在向新技术新平台演进,同时加深相互融合。
车联网助出行更安全
随着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联网已经不止是作为附加配置用于导航、车载娱乐,越来越多的厂商将车联网运用于车载安全及高能低耗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它进入一个以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和效率为目标的新时期,这是全球都在努力的一个方向。
-
中国首颗40纳米级北斗导航芯片问世
11月27日,中国首颗40纳米级系统芯片在沪问世,上海北伽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40纳米级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航芯一号"。这是一颗5毫米见方(仅有4mm×4mm)的北斗导航芯片——"航芯一号",比成人指甲小得多,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大规模应用的最大瓶颈得到突破。这颗芯片将于明年量产,进入中兴等品牌手机,并将逐步进入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导航等设备。目前,该芯片正在和中国手机厂商进行联合测试,已完成50台样机,明年将在国产品牌手机上展开百万级示范应用,预计2016年,这款芯片将实现超过千万级的大规模应用。
编辑点评:
导航芯片是导航终端设备的核心,此前,导航设备需要两颗55纳米级的芯片分别对应射频和基带功能,相互配合才能工作。2013年,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均推出了二合一的40纳米级芯片,所以开发高精度、一体化导航芯片是整个北斗产业链的技术关键。"航芯一号"的问世终于避免了"北斗系统中国建,北斗芯片国外产"的尴尬局面。
-
高通出价25亿美元收购CSR
10月15日下午消息 高通周三表示,已出价25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制造商CSR。CSR在今年八月拒绝了微芯科技的收购请求。CSR是一家英国芯片厂商,其在蓝牙、蓝牙智能与语音处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短距离无线技术CSRmesh能扩展蓝牙智能通讯的可能性。此项技术将帮助高通在物联网,比如便携语音、汽车、可穿戴设备等业务中找到甚为关键的解决方案。据外媒分析,由于高通在移动芯片领域拥有垄断性优势,因此此次收购CSR的交易,将会在大西洋两岸面临一定的反垄断审核阻力。
编辑点评:
随着智能家居、物联网的普及,无线传输技术也成了厂商的必争之地。目前大家熟知的技术就数低功耗Wi-Fi、ZigBee和蓝牙。而CSR独家研发的CSRmesh是号称是干掉zigbee的大杀器。高通此次收购也许正是想借此技术占据智能家居,延伸物联网。 如此大手笔,想必CSR的蓝牙技术是物有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