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澎湃怎么说凉就凉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8小米 AIoT 大会今天(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让笔者想起去年的 IoT 大会上推出小米首款手机 CPU后转而宣布开发 IoT 芯片的小米松果电子。
2014年,嗅到市场香气的小米悄然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立志自研手机 CPU 。不到一年,松果完成芯片硬件设计,第一次流片。此后这家公司几乎绝迹于公众视野,只具备辨认公司名称功能的官网和微博也只能用“低调”来形容。
成立4年以来,松果电子公开“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第一次是2017年2月发布小米第一颗自主CPU澎湃 S1,作为海思麒麟之后第二家具备研发量产CPU能力的手机厂商,被寄予厚望。第二次是年底的小米IoT发布会,松果表示要做NB-IoT 芯片,但迟迟未能面世。最近一次则是今年9月初,松果官宣将与阿里刚收购的中天微合作开展基于 RISC-V 的智能硬件合作。
从未澎湃的澎湃 S1
2017年初,澎湃 S1 推出搭载于小米5C 上,作为一款基于 ARM A53架构的中低端 CPU ,尽管当时在横向跑分上不输麒麟 658、骁龙 625、Helio P10 等主要对手,但28nm 工艺和基带问题在发售以后爆发,最终这款新机因为功耗发热、不支持全网通等问题差评如潮、销量惨淡,几乎成为小米最短命的机型。
松果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试水,初尝自主芯片之痛,随后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款小米手机中。投入上十亿、沉淀几年的技术成果,豪赌上寄予厚望的机型做首发平台,可能雷军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从侧面也反映了国内习惯互联网打天下的企业对芯片研发的难度缺乏认知,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和无应用平台成为日后转型的伏笔。
按照硬件免费,软件反哺的模式,雷军曾经有过关于芯片的著名预言:芯片业应该借鉴互联网实现免费,按照成本价销售,三五年之内一定会有一家新的芯片公司是按沙子价卖芯片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自研芯片并不是一堆沙子+ 买公版IP +找代工厂就能官宣“自主”“领先”“中高端”,何况是芯片里最复杂的 CPU ,何况需要推向市场同四大阵营成熟产品同台竞技。
小米成立松果研发澎湃S1的情况是:这块硬件花费甚巨(至少远超雷军预期)、成本几乎没有收回来且推出即遭淘汰弃用。这是一次互联网思维+争取核心技术自主权+切入高端市场的不成功尝试,归根到底,芯片研发的长周期、高投入特性和互联网的短平快模式有根本区别,并不是小米优势所在,转型也在情理之中。
十亿美元与十年芯酸
要谈国产手机 CPU ,独占鳌头的华为海思几乎是唯一话题。此前网传,华为今年旗舰上搭载的麒麟 980 仅研发验证费用已超3亿美元,率先7nm 制程量产。
从2004年提出自研芯片到商用,华为用了整整十年,不完全统计累计研发投入3940亿元,研发人员8万人,而且直到这两年,海思项目才开始实现盈利,无论是时间跨度、人才规模还是资金投入,都是国内任何一家手机厂商都吃不消的。
根据 Semi Engineering 网站发布的芯片开发费用估计,28nm 芯片开发成本为5130万美元,16nm 节点则需要1亿美元,7nm 时代已经平均花费2.97亿美元,5nm节点开发芯片的费用将达到5.42亿美元,3nm 研发一颗心片有可能超过10亿美元。
就手机市场而言,自研芯片不能光以降低成本为考量,华为海思的成功对于制衡国际大厂、避免国内厂商价格战、提高产业链话语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小米的尝试同样值得钦佩。
我们希望小米松果不要就此放弃在CPU 上的探索,但是更希望这家公司先活下去!
四年三转向
在今天上午开幕的2018小米 AIoT 开发者大会上,雷军表示,2014年小米开始布局 IoT,并成立生态链部,专门做智能硬件的孵化和培养。今年华米、云米都成功实现了上市。小米 IoT 目前已支持近2000款设备,智能设备链接数超过1.32亿台,消费类 IoT 设备排在世界第一。
从手机 CPU 到物联网再到生态链,四年三转向固然是无奈之举,但如此频繁的路线转换至少暴露出松果自身技术能力有限、内部方向不明确、缺乏话语权等问题。在同样缺芯的物联网领域,搭上小米IoT 生态爆炸式发展的顺风车,同时和成熟芯片厂商合作也许是小米松果唯一的出路。
目前这个阶段,对于小米松果而言没有什么比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更重要。中天微在国内不算顶尖,但拥有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正是松果所欠缺的,相比CPU ,IoT 芯片技术难度也小得多。此番合作也是双方两家互联网企业——小米和阿里的联手。若能补上此前欠缺的持续投入能力、人才和应用终端,在庞大的生态加持下,松果和中天微的这次合作应该很快有产品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