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苹果、三星持续投入医疗穿戴装置研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Google、苹果(Apple)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已开始探索如何让穿戴式装置融入医疗资讯科技(health IT),让病患可藉由诸如智能型手表等装置将身体资讯传输给医师。 PCWorld网站指出,届时医师可透过穿戴式装置随时监控慢性病患状况,也可减少病患到院次数,进而改变以往医疗方式。
据美国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医学院心脏科医师Leslie Saxon表示,如今能快速提升健康的方法,就是发展出具有医疗资讯的消费者装置,让医师能持续收集更多病患的数据。她认为有别于一般医疗机构,苹果、Google与三星都是有能力发展出这些装置的公司。
目前上述公司皆未在市面上推出医疗资讯科技穿戴式装置,但都兴致勃勃。例如,苹果在2013年12月曾与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官员碰面,洽谈移动医疗应用程式。
FDA公开行事历也指出,Google在2013年也曾与该局代表与官员会晤,洽谈移动医疗应用程式。除此之外,Google也已开发完成并试验侦测血糖的隐形镜片。
同时,三星则选择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合作,成立测试医疗感测器及数位健康技术实验室。据该校数位健康创新中心主任Michael Blum表示,目前这些公司已转型积极开发这些装置的方法,以便维护健康或治疗疾病。
据Blum指出,由Fitbit与Jawbone推出的第一代穿戴式装置,虽可收集消费者感兴趣的数据,例如走路步数,但从健康观点来看,该装置主要以市场销售为出发点,鲜少着墨在科学上。
他认为医界能接受的穿戴式装置,必须能达到99%以上准确度,若无法达到这项要求,无益于病患与照护人员。同时,医界也对相当期待新一代装置,因为藉由其大量数据,可能在确认疾病征兆上具有相当大助益。
对此,波士顿儿童医院肠胃科医师Michael Docktor也持同样看法,他认为因为大多数消费者的时间大多在医院以外,透过穿戴式装置可让医师更了解生活型态如何影响健康。
Saxon也表示,如果能获得18岁青少年的心跳与血糖及活动量庞大数据,其本身就是很强大的数据库,如果能进一步增加到1亿人口以上,那更是惊人。
不过,Blum认为,目前医疗体系并未准备接受穿戴式技术,医疗资讯科技数据分析元件仍在开发中,距离从Google或苹果云端上传穿戴式数据进行分析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最终,这些搜集庞大数据的公司也会与医疗单位合作,推出分析应用程式。目前部分医师与软体开发人员已倾向开发特殊医疗的应用程式,Docktor即指出,Google目前已开发出Glass专用软体开发套件(SDK)。
对于医疗资讯科技领域相关人员来说,也认为数据安全性仍需兼顾。 Saxon提醒,私人数据已成牟利工具之一,收集与处理这些生物辨识数据(biometric data)公司有可能将数据转售给第三者,易有隐私权以及使用数据是否应该赔偿等问题。
一旦穿戴式装置问世后,如何吸引消费者目光,Saxon建议让消费者感兴趣,装置本身必须与其他应用程式结合提供必要资讯,例如告知当血糖低时,应摄取那些食物加以调整。
另外,数据本身与装置应加以统整,让穿戴者透过单一应用程式或装置在单一位置储存资讯,最后则是推出外观具设计感与耐用的产品。
Docktor认为,科技公司推出医疗资讯科技穿戴式装置,由于具备可监控穿戴者绝大部分时间的特点,可望在预防性医疗、远端照护与监控领域上开启一片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