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在测试由心脏病发作引起的心肌损伤时更为快速灵敏,能帮助医生根据发病风险分级救治病患。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临床化学》杂志上。
据报道,波士顿大学合成生物学家威尔森·黄带领的团队提出一种方法,用基因工程方法编辑哺乳动物细胞DNA,从而进行复杂的计算,使这类细胞变成生物计算机。他们希望新的编程技术有助于癌症治疗、按需生长可以替换受损身体部位的组织等。
深度学习应用非常广泛。在大数据方面中做研发的人很多。谷歌所提供的开源算法平台大大地降低了进入人工智能的门槛,很多人朝着这个研究方向里面涌,可能今后几年大家会看到各类应用像雪崩一样袭来。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然而,器官捐献,这项在21世纪才在我国起步的事业,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在今年的HIMSS年会上,来自全球的医疗信息化公司相继展示了自己的最新技术,这些技术聚焦人群健康的管理、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某种意义上指出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些企业最新的“黑科技”有哪些呢?
今天是4月第一天,一些跟医生息息相关的政策也于今日开始正式生效了。
近日,来自多伦多的医疗器械公司CellAegis Devices宣布完成了950万美元(超过六千万元人民币)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加拿大著名风投机构CTI Life Sciences Fund领投,其他投资主体还包括MaRS Catalyst Fund、Broadview Ventures以及多位来自美国的投资人。
患者多、看病难、医生累······面对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机器人技术能否让这些情况发生改变?
在短短三年内,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可能能够捐赠健康细胞,并将它们通过3D打印机复制成可以延长其寿命的美元大小的组织。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新闻通气会,向媒体通报了该院开展的一项重大创新技术: 3月29日,郭树忠教授和舒茂国教授带领的整形美容颌面外科团队成功将前臂预制的耳朵移植到了患者头部。
研究人员已经培育出第一个永生红细胞系,能够更有效地制造红细胞。
CDA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红细胞,而红细胞是运输氧气的主要载体。如果组织和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那么它们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遭到损伤从而最终衰竭。
医疗领域似乎是人工智能的必争之地,IBM、百度等公司都已入局,前者推出了IBM Watson Health,后者发布了百度医疗大脑。
近日,医疗设备初创公司Moximed宣布获得了5000万美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新的投资者Advent Life Sciences和Future Fund领投,公司现有投资机构NEA、Morgenthaler Ventures、Gilde Healthcare、GBS Venture Partners和Vertex Healthcare也参与了此轮融资。
我国法规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和一次性公共用品均规定不得复用。但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Single Use Device以下简称SUD)复用的问题做为热点,不时地刺激着感控人的神经。其中一次性高值耗材的重复使用更是目前临床的矛盾所在。为何会存在这种现象呢?其它国家是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