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重组风声再起 三网融合受困宽带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下称“信息化中心”)提出“第五次电信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建议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IDC(数据中心)业务剥离,并且打包并入广电。
该方案迅速引来外界批驳,信息化中心负责人承认,该方案更多只是方案思路性的建议和意见,其主旨在于提出问题,引发深度讨论。
尽管如此,这一讨论案仍挑动相关层面的敏感神经:在三网融合渐入困境,以及运营商发力宽带的形势下,宽带业务已渐成诸方势力竞相争夺的混战之地。
此前一周,中国电信宣布启动“光网城市”工程,计划在3~5年内使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跃升10倍;同时推动宽带资费在3年左右实现向下的“跳变”。
而接近广电总局的人士透露,因为宽带网络资源整合等症结,“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筹建正遭遇诸多障碍。
争议“改革方案”
信息化中心此番抛出的方案核心,正是宽带资源的“再分配”。
方案建议,参照英国电信集团2008年将数据中心业务分拆出售给HP的做法,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IDC业务整体并入广电。合并后,广电部门全面负责宽带内容媒体监管,并在IDC业务基础上,结合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光纤资源和广电体系的NGB网络资源,组建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全面负责互联网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的运营和服务。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以IDC业务的资产评估,入股国家广播电视公司。
“由于电信和联通目前拥有的IDC业务为约10万个数据中心机架,年收入仅60亿,只占中国电信、联通业务总额的2%,也不涉及最终用户,资产、业务与人员的分拆将容易操作。”方案起草人士表示。
但这一方案立刻遭到学界的反对。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认为,电信改革方案应该是包括终端、骨干网、平层、内容层、应用层与监管层的完整体系,社科院的方案硬伤过多,只能说是一个设想与建议。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更认为,这一方案从思路到观点“完全不靠谱”:如果将IDC业务并入广电,也不会打破垄断,广电因为同时拥有宽带网络、内容和互联网,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垄断,“比现在更坏”。
知名电信专家陈金桥也认为,中国互联网现在的主要症结并不在网络本身,而是在于应用层发展乏力,尤其是娱乐产业的管制过度,在反向制约基础设施建设。
不过,激烈的反对似乎在信息化中心预料之中。“我们不担心方案被打倒,只希望方案的提出能激起大家的讨论,冲破目前的困局。”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高红冰表示,在目前的体制下,互联互通、运营商网间结算、互联网内容监管、广电网融入互联网等问题都难以有效解决,所以希望能推动新的体制变革,通过设计新的竞争机制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方案只是抛砖引玉”。
三网融合受困宽带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信提升宽带的最大的假想敌,其实并不是运营商及其他小的ISP(互联网接入服务商),而是一直对宽带业务虎视眈眈的广电。
“由于接入网络的天然垄断,电信和联通的业务在南方和北方都各自保持绝对优势,唯一的威胁只来自于同样拥有大规模接入网资源的广电。”通信业资深人士表示。
据公开数据,目前中国广电行业已经拥有333万公里光缆线路、1000万公里同轴电缆线路及1.75亿户用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有线广电网络。
此前,广电总局一直在积极推动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计划在2015年,建成一个规模化覆盖全国,同时支持广电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在功能和性能上与电信网平等竞争合作的宽带网络,并整合成立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成为“第四运营商”。
不过,据接近广电总局的人士透露,这一计划的进展正遭遇瓶颈。
“国内的三网融合已经选了12个城市进行试点,但从各个城市的试点情况来看,所有的问题都会指向宽带基础设施,从骨干网的交换、网间结算、路由,到宽带资源和最终用户接入,广电的NGB都遇到障碍。”该人士说,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和安全问题,广电网络一直是相对封闭的专用网络。NGB如果要建设成为向民众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网,就必须要解决网间互联互通结算问题;要向国务院申请成为国际互联单位;要获得国际出口带宽资源;要建立更大规模的骨干网络;要完成全国接入网络的双向改造乃至光纤入户;还要与三家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商竞争争夺用户;还要兼顾广电传播的信息安全与互联网服务的开放性。
“现在的问题在于,国家很难给广电一个全面的政策,或者相关部门很难通力配合广电。”参与“改革方案”起草的人士说,一些问题甚至是政策都无法解决,比如互联网内容资源,就已经基本被中国电信和联通的IDC垄断,“只有通过改革调整宽带资源,广电的三网融合才有可能实质推动。”
比如,按照网间结算政策,广电和其他运营商用户访问中国电信或联通的内容资源时,要支持网间结算费用,一位广电业内人士说,这一费用的比例目前已高达广电宽带收入的1/3以上,“未来中国电信宽带资费降到每兆9元甚至更低,用户每月只需要36元即可获得4兆的带宽,广电如果要跟进下调资费争夺用户,网间结算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就会不断提高,直到无钱可赚甚至亏本。”
与此同时,由于应用的缺乏和市场竞争乏力,广电的网络闲置问题也日益紧迫。据调查机构格兰研究数据,2010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双向网络覆盖用户已达到4700万户,同比增长了50%,但实际双向互动电视订户只有417万,仅占双向网覆盖用户数的不足9%。闲置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一位广电业人士更表示,由于网络改造带来的收入增长微弱,很多地方广电运营商对广电总局的NGB建设和整合至今仍态度暧昧。
改革下一步
信息化中心人士认为,如果以国际化视野考量,宽带市场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的宽带业务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垄断体制则是造成这一鸿沟的关键原因,必须以改革加以破除,“而且未来的电信改革应从聚焦于电信管道,转向聚焦于互联网、广电网数据服务,从语音型改革,转向数据型改革。”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报告表示,中国的宽带资费水平远高于国外,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中国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
这一数据却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批驳,认为其中“水分很大”。尽管如此,在全球各国全力发展宽带战略的大趋势下,中国宽带产业如何谋局长远,确实值得关注。
姜奇平认为,虽然中国电信、联通都在加快宽带网络建设,但由于国外也在同步发展,而且受制于垄断,国内外的网络鸿沟还在不断增大,“只有通过打破垄断解决”。
不过,阚凯力表示,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宽带的发展其实已经不亚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相对超前。
另一位运营商人士认为,由于上一轮电信重组才过去不久,运营商刚完成调整重新稳定市场格局,现在就以政府调控手段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只会带来大规模的产业混乱,得不偿失,“现在并不是电信重组的合适时机”。
阚凯力还认为,即使进行改革,将运营商的IDC资源重新调配也不可能有效解决问题。宽带垄断的根源在于电信技术,目前接入网的垄断仍与自来水、天然气一样,是天然的垄断,而按照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客观条件决定的天然垄断,最好的管理办法是把天然垄断部分与可竞争部分分开。比如,将电信与广电系统的接入网络从其他业务中剥离,成立独立的,保持微利甚至不盈利依靠政府补贴的公用事业企业。这样,就使互联网和其他业务可以在公平的条件下充分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