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网融合发展趋势 政策技术市场三方分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三网融合政策热点及趋势
国际上推进三网融合过程中有几个热点问题:一是监管的有序和完善;二是产业监管中的网络中立性问题;三是无线频谱争夺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具体做法上,各国和地区由于体制和国情不同则各有侧重
(1)政企分开,监管调整
在世界电信业和广电业改革前,除美国等少数国家电信产业和广播电视产业以私营为主外,大多数国家原来的电信业和广电业都是政企台一的。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因为缺乏经营自主权而丧失应有的活力。为此,各国纷纷着手实现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分离,设立一个中立的市场监管制度机构,为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创造前提条件。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调查报告,到1996年底,对世界上主要的139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11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电信体制已经实现政企分开。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进行电信改革的过程中,都把建立电信管制机构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截止到2001年,全球独立的管制机构已经达到122个。需要指出的是,各国的信息产业的监管制度及机构都是根据本国国情设立的,受到各国宪法原则和行政制度的约束,没有一个全球通用的模式,而是对法律负责,依法对通信业实施管制。
美国在1934年就组成了统管电信和广播电视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将电信业和广播电视监管制度置于同一个机构之下。在欧洲,意大利原来设置了两个广播电视执法机构——全国私营广播电视委员会和全国电视委员会,1997年通过了新的广播电视电讯法,按照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模式,建立了管理广播电视和电信的统一机构,英国2003年后,公共广播电视管理仍由BBC理事会等机构负责,而新建立的通信办公室(OFCOM)合并了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广播局和广播电视质量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统一管理传输产业,体现了整个信息产业集中管理的国际趋势。逐渐集中化的监管制度机构放宽了不同产业间的进入限制,提高了许可证申请效率,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技术变革过程中,推动了产业融合的步伐,使新旧媒体在规模、资源和市场方面都有了极大的突破。
(2)产业监管中的网络中立性问题
这是目前三网融合监管领域最核心议题之一,并可能对未来其它发达国家的监管政策产生深远影响。所谓“网络中立性”,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所有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按自己的选择访问网络内容、运行应用程序、接入设备、选择服务提供商。这一原则要求平等对待所有互联网内容和访问,防止运营商从商业利益出发控制传输数据的优先级,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中立性”。
一直以来,美国将传统电报、电话运营商视为公共通信公司,认为其服务类似于公用事业,要求运营商平等对待所有的内容和应用,遵循“端到端中立”原则。这项原则的反对者则都是AT&T和Bell这样的ISP服务商,他们认为他们作为商业公司,在建设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自己的利益却被边缘化。。因此,ISP希望通过分级服务收费的方式,对网络带宽进行合理规划。ISP的这一举措,立刻遭到了美国消费者联盟、公众利益团体及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强烈反对。这些组织表示:“网络中立性”原则是保持网络自由与创造力的基本保证,也是言论自由的必要;而运营商的分级服务行为实际上属于垄断行为,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危害极大。
在此情形下,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希望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网络中立性得到通讯法案的保护,从而确保互联网的独立与自由。由此引发了长时间的法律纠纷。2010年12月21日,FCC针对新条例进行了投票,结果以3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了新的网络中立规则。但在2011年4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就是否通过FCC出台的上述网络中立性规则进行投票,最终投票以240票反对,179票赞成,否决了这一提案。
上述问题在美国之外的其它地区和国家同样备受关注。2011年6月底,荷兰议会通过一项立法,禁止电信运营商就用户使用Skype和即时通讯软件等互联网服务收取额外费用。如果这项法律得到荷兰议会上院的批准,荷兰将成为全球首个通过立法来确保互联网开放接入的国家;同时,预计欧洲其他国家有可能效仿荷兰进行类似的立法;或者可能由欧盟统一进行相关的立法。这可能对一些欧洲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服务条款产生影响,
(3)无线频谱争夺问题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激增的数据流量,这使得无线频谱越来越拥挤。以AT&T为例,在过去4年中,该公司移动数据流量激增了80倍,导致AT&T的网络多次拥塞或是局部瘫痪。以中国移动2010年某月数据统计为例,全网无线综合利用率为 73.1%,其中数据业务占比28.9%。如果数据流量以年均100%以上的速度增长,那么两年内,中国移动已有的无线信道资源即使全部用于支撑数据流量仍显不足。
为解决频谱短缺问题,各大运营商都在探索集约使用频谱资源的办法。而各国的通信监管机构则探讨是否能够释放更多的频谱资源。英国计划2012年第一季度拍卖800MHz和2.6GHz频谱,并计划未来10年中释放被公共部门占用的500MHz频谱。而印度计划在2012年4月之前拍卖公共部门清理出的频谱。
美国政府为了保障用于无线宽带的大量频谱资源,计划从卫星通信以及船舶无线通信等处回收无线电频谱。2011年4月,FCC提出解决方案是从广播电视公司手中回收利用率较低的频谱,将这些频谱重新拍卖,并将拍卖所得,让所有自愿上交频谱的广播电视公司之间分享,此外,FCC还计划向广播电视公司收取频谱使用费。FCC主席Julius Genachowski表示:“对无线频谱的需求增长会一直持续下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无线频谱的供应以及提高其使用率。”此举实际上恰恰引发了传统电视服务商与无线服务商之间的“频谱战争”。现任全美广播业者协会的Gordon H. Smith声称:“我们将全力捍卫自己手中持有的无线频谱,对此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首席执行官Leslie Moonves则表示:“我们不会主动交出无线频谱。这些频谱是我们的命脉。”
在我国,广电总局具有470—806MHz广播电视频率的规划权、分配权及使用权。广电总局已经表态,计划在2015年完成电视模数转换后,将部分 700MHz频段让给无线宽带使用。但是广电部门也明确表示,未来电视频道还要进一步细分,频道数的增加会对频率资源提出新的需求,而移动多媒体广播、高清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业务对无线电频率也有新的需求。在另一方面,电信阵营则希望在CMMB应用之外,将部分相关频段给予电信运营商开展移动业务,特别是TD-LTE与FDD-LTE应用。[!--empirenews.page--]
中广研究认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无线频谱资源的重新分配不仅涉及技术上的高效合理利用问题,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分配。这需要在三网融合在监管层面上实现进一步的融合与统筹兼顾。
全球三网融合技术热点与趋势
推动融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产业繁荣发展,而技术是推动融合的手段,以下是全球三网融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1)光通信技术:PON技术进步推进宽带化
就新技术推进情况而言,目前在全球各个区域,10GEPON部署已经准备就绪,日本、美国、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都有相关的测试部署。中国本土厂商是也10GEPON技术的关键创新者和采用者。但使用10G PON来建设FTTB还存在其他问题:表面上,采用10G PON可以提升FTTB网络的带宽能力,然而,考虑到实装率及实际的网络流量并发模型,从带宽能力及建设成本来看,直接建设GPON FTTH会比这种10G PON MDU建设模式更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部署GPON、跨越10G PON、等待下一代设备(40G或100G PON)的到来,可能成为一部分运营商的选择。相比10G PON,40G或100G PON网络有更远的传送距离、更高分光比、及更高的带宽灵活性。
总的来看,10G PON系统已经具备了试用条件,但针对性需求不足、投资过高、容量有限等因素限制了当前阶段10G PON技术规模化应用,特别是虑到实装率及实际的网络流量并发模型,直接建设GPON FTTH会比这种10G PON MDU建设模式更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部署GPON、跨越10G PON、等待下一代设备(40G或100G PON)的到来,可能成为一部分运营商的选择。同时,伴随技术发展,NG-PON2标准化工作也已开始,技术的选择方向是当前标准探讨的第一步,与现有PON网络的共存,仍是 最为重要的需求。
(2)WiFi进展迅猛,LTE加速商用推进
在无线网络方面,目前“3G+WiFi”是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式。在移动通信演进方面,4G网络将朝着LTE方向发展,目前包括Verizon、AT&T、NTT DoCoMo、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大力推进LTE的商用化部署,预计2011年将有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开始TD-LTE的商用部署。特别是在美国,几大运营商的激烈竞争推动了LTE的部署。2011年6月15日,Verizon宣布计划在美国新增19个4G LTE商用服务市场,年底达到170个商用市场;2011年7月中,该公司宣布其LTE网络覆盖的城市总数已经达到102个。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此前预计的147个。而主导WiMAX发展的移动运营商Sprint已经在美国70个市场部署WiMAX网络。Verizon最大竞争对手AT&T则宣布2011年年夏天在美国5个城市部署超高速无线网络LTE,预计将会于今年年底在超过10个市场上部署4G LTE网络。
而近两年发展最迅猛的则是WiFi技术。相对于3G,WiFi 在牺牲移动性的基础上,具有较强成本、带宽的优势,可以作为3G网络的重要补充。移动运营商为了分流智能终端带来的流量压力,近几年大规模增加在WiFi热点投入。例如,美国的 AT&T可用热点数已达12.5万个;韩国的KT热点数达到4.3万个。2010 年KT的网络中有67%的无线数据流量通过WiFi分流,每月分流的数据流量约为2500TB。据WiFi联盟统计,2010年底,全球WiFi用户已达6亿,设备保有量超过10 亿部。可见,WiFi已成为“第四张通信网”。IHS iSuppli数据表明,2011年内置WiFi设备有望突破12亿部,预计到2015年可能达到24亿部。
(3)云计算与物联网:未来信息技术架构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网络服务器集群,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计算力、硬件租借、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也就是说,计算能力就像自来水一样成为一种公共资源。
云计算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存储和传输,高速的宽带网络是云计算发展的基础,没有高速的宽带作为保证,用户是不可能将自己的数据放到“云”端。融合了高速宽带与云计算的云宽带产品的出现,将彻底改变终端用户消费习惯,用户不再需要持续支付更新升级硬件的费用,只需通过云端的虚拟处理能力、虚拟存储的动态分配即可持续使用运算性能良好的终端应用。云计算特别适合新一代媒体跨平台、资源共享、动态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运营要求,成为三网融合中领域备受关注的未来运营架构。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在架构上包括感知层、网络和应用层。
物联网是互联网和实物经济相结合的新兴领域,里面涉及到大量信息采集和交换。随着以RFID为主的感应器成本日益降低,越来越多的物体安装了感应器,相应的信息采集和交换会海量激增,及时的信息采集和交换是物联网有效工作的基础保障,这需要高带宽的保证。但总的来说,物联网尚处萌芽期,首先被广泛使用的是“M2M”(Machine to Machine)应用。目前,全球主流的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已经开始提供移动M2M业务与解决方案。独立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的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将是物物互联。
(4)混合视频传输技术获得快速应用进展
混合模式(Hybrid)这一针对视频传输的概念,从15年前的Web-TV到近年各大彩电厂商推出的所谓的互联网电视(Connecte-TV),这些产品的设计无不力图将电视广播与互联网业务捆绑起来。之前,由于受限于网络带宽、电视清晰度、处理器性能等关键技术因素,这些项目实际真正成功的并不多。随着宽带的迅猛普及,以及HDTV技术与市场时代的真正来临,混合模式已经成获得规模应用并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目前较知名的混合广播项目包括Canvas Project、HbbTV、OIPF、Hybridcast等。
图1:全球混合广播电视业务现状[!--empirenews.page--]
(5)加速移动互联与智能化演进
智能终端是三网融合业务的载体,是网络、业务与用户之间的媒介和桥梁。随着各种创新型终端不断面世,对三网融合进程以及新媒体演进步伐起到了催化作用。
在手机方面,IDC预测(2011.03),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4.5亿,同比去年上升48.3%。平板电脑则是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外最重要的移动互联智能终端。摩根大通(2011.03)将2011年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预期从原来预测的4610万台提高到了4790万台,将2012年出货量预期从原来预测的7820台提高到了7960万台;对应的市场规模则分别为261亿美元和352亿美元。Strategy Analytics公司则预计(2011.04)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销售额将达到490亿美元。
在电视领域,目前互联网电视在全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据DisplaySearch预测,2010年全年互联网电视出货量已占电视总市场的20%左右(约4000万台),2014年互联网电视全球出货量将达1.23亿台,年均增长率(CAGR)为30%。其中新兴市场国家是重要增长来源。据该调查显示,2010年东欧的市场规模为250万台,预计2014年将扩大至1000万台。而在中国,预计2013年销售的平板电视中有33%将具备互联网功能。而智能电视机更是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Google联合索尼、罗技等公司推出Google TV之后,包括苹果在内的IT/互联网巨头和电视巨头都投入巨资开发智能电视机。据DisplaySearch预测,全球范围内带有网络接入能力的平板电视销量将激增,2014年总量将达到1.18亿台。在我国,2011年包括创维、海信、长虹、三星、夏普等在内的各大彩电厂商纷纷推出智能电视新品。
市场应用发展趋势
(1)OTT TV发展迅猛,推动消费习惯迁移
OTT TV(Over-The Top TV)即通过公关互联网传输的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服务。随着用户接入网络的带宽迅速升级,网络光纤化、视频压缩技术算法改进以及CDN等传输平台的广泛兴建,带宽利用率逐渐提高,IPTV、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视频传播渠道/方式能够提供与传统的电视服务(包括有线数字电视)越来越接近的视频质量,并提供QoS保证。另外,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兴起带动下,全球范围内以3G、Wi-Fi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移动终端的融合,iPhone、Android、iPad等带有上网功能的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急速扩大,这为用户移动化、碎片化的视频观看需求提供了客观条件。
图2:2008Q4-2011Q2全美在线视频行业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comScore,中广研究
在上述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以在线的方式获得影视服务。这方面,在YouTube、Vevo、Yahoo、Viaccom Digital、HuLu、Netflix等网络公司的带动下,美国成为典型的OTT TV市场发展代表。如图2所示,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2008年底,全美还只有1.46亿在线视频用户,平均月观看时长为273分钟;到2011年年2月有1.7亿的美国网民观看在线视频,人均时长为13.6小时;到2011年6月上述数字则上升到1.78亿和16.8小时,观看视频的总次数为56亿多次,在线视频用户在互联网用户的渗透率超过85%。
在商业推广方面,5月份美国互联网用户观看视频广告的总次数为46亿次,高于4月份的38亿次;用户观看视频广告的总时长为超过20亿分钟,其中Hulu为5.6亿分钟。
图3:2001-2010年全美在线视频广告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comScore,中广研究
在广告营收方面,在线视频业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1年,在线视频广告营收额为0.4亿美元,到2010年即增加到14.4亿美元。同期有线电视业的广告收入从135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272亿美元,两者的符合增长率分别为49%、8.1%。虽然在线视频业的广告收入规模还无法与有线电视业相比,但从增长趋势来看,双方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Yahoo在6月份的意向研究表明:美国网民观看在线视频的时间变得更长,且转移到了黄金时段(晚6点到晚9点)。和两年前相比,美国网民在黄金时段不再看有线电视,而是通过Netflix、Hulu等网站观看流媒体电视剧和电影。这预示着在线视频正在侵蚀传统有线和卫星电视。
(2)互联网公司与传统网络公司积极尝试业务深度融合
在产业运营层面,目前全球三网融合进程从网络融合加速向业务融合演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网络公司在互联网应用上的努力。
在三网融合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在内容与应用方面的创新服务对用户有很强的号召力。因此,传统网络公司特别是处于竞争劣势的网络公司积极拥抱互联网,并在业务融合方面展开积极尝试。例如,2011年1月底,Verizon公司今日宣布将把宽带服务与Google Apps进行捆绑合作,并将之提供给Verizon的小企业客户。这项将基于云计算的Productivity suite与宽带上网接入相结合起来的新套餐被称为Google Apps for Verizon。该套餐与谷歌的邮件服务(Gmai,包括25 GB存储容量)、日程管理(Google Calendar)、网站服务、 Docs及视频相关联。2011年3月底,Sprint就宣布与谷歌就Google Voice和Nexus S智能手机展开深度合作。合作后的双方除了向客户提供VoIP服务外,Sprint用户的号码将能作为Google Voice的号码使用,任何呼入Sprint手机号码的电话都可以转接到用户的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甚至可以通过Gmail在电脑中接听;同时,Sprint用户无需下载安装任何应用程序即可享受Google Voice服务;Google Voice的语音信箱功能也将移植到Sprint的终端上。上述合作的背景是,AT&T以390亿美元收购了T-Mobile美国公司,这将对上述两家公司特别是业已处于劣势的Sprint公司造成更大的威胁。为此,Sprint在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走了一条相对激进的路线。事实上,与VoIP服务商展开合作是国际上弱势电信运营商的普遍选择。例如,和黄3在全球基本上都处于弱势地位,通常选择与Skype这样的VoIP运营商合作以争取更多的用户份额。[!--empirenews.page--]
更为激进的互联网融合案例来自Comcast公司。在2011年NCTA举办的有线产业峰会上,Comcast表示业已耗费数十亿美元完全重构其基础网络。作为混合型系统,新的服务架构结合了互联网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及相关软件层应用,但是其传输交换是基于Comcast的封闭网络而非互联网。在此基础上,用户录像的节目内容将远程存储在Comcast的云服务器中,而不是目前的机顶盒中。这种转变将允许Comcast更为快速的面向用户推出的新的软件功能与升级服务。这将极大地改变有线行业在新服务推出方面冗长时间滞后传统。目前该公司正在测试的新的电视服务应用,具备基于IP技术的用户界面、更为便捷的内容搜索方式以及个性化的社交媒体应用。Comcast还与Skype合作向用户推出基于电视设备的高清视频聊天服务。
小结:
从2011年三网融合全球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广互联认为:三网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向深层次演化,特别是复杂政策议题的出现深刻体现了深层次产业重构引发的利益分配问题。在另一方面,重要领域的技术演变虽然尚未成型,但发展路线依然明确,并已经实质上推进市场与业务融合步伐其中,新兴的宽带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进步更是大大推动了OTT TV的发展和互联融合步伐。包括有线网络公司在内的传统运营商都加快了拥抱互联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