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后,看不见、摸不着、神秘莫测的“辐射”再次挑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即使如今,凡是与辐射有关的话题都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在网络上搜索“辐射”二字,各种说法更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后,看不见、摸不着、神秘莫测的“辐射”再次挑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即使如今,凡是与辐射有关的话题都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在网络上搜索“辐射”二字,各种说法更是五花八门。“电磁炉辐射致癌”、“手机辐射将生鸡蛋变熟”、“基站辐射引发肿瘤”、“防辐射服让衣服内辐射强度变大”……这些说法,不论真假,不管逻辑多么可笑,总能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和广泛讨论。但什么是辐射,辐射究竟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至今为止大多数公众却依然是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对此,本报记者专门走访了多位专家、学者,以期帮大家揭开电磁辐射的神秘面纱。

在身边不同的社交圈内,经常会听到有人这么说:如果我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不接触任何带电的设备,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就不会有辐射影响到我。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

专家认为,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一般来说,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有辐射。请注意——这里的绝对零度可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0℃,而是指-273.15℃。只有低于这个温度时,物质才不会产生辐射。但是绝对零度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自然界中任何物体的温度都高于绝对零度,这也就说明了一个事实:世间万物都存在辐射。并且,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辐射,从外太空而来的宇宙射线到家里的花岗岩地板砖;从医院的X光机到阳光里的紫外线;从手机、微波炉、高压线到电视台广播台的信号塔、通信基站,辐射无所不在。而我们的身体也是一个辐射源,时时刻刻产生着辐射。

令人谈虎色变的“核辐射”

一听到核辐射,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感到心有余悸了?记得在去年3月日本核泄漏事故后,我国国内流言四起,结果造成超市各类盐制品销售一空,而各种海产品却一路滞销,人们对于核辐射的恐慌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么,核辐射是什么,有如此恐怖吗,该如何防范?

要了解核辐射,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电离辐射。专家表示,电离辐射就是那种会引起物质电离,破坏分子结构的辐射,核辐射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也都属于电离辐射的范畴。在电离辐射中,有两种不同的辐射会作用于人体,那就是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存在于我们整个自然界。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我们体内也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给我们带来从内到外的电离辐射。要完全隔绝这些辐射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的标准,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据介绍,电离辐射的强度单位是希沃特(Sv),1Sv等于1000mSv,如果每年人体吸收的电离辐射剂量在100mSv以下,对身体没有明显的伤害;如果在400mSv~1000mSv就会产生呕吐与头晕症状,严重者会昏厥。

而人类除受到天然辐射外,还会受到各种人工辐射的影响,主要人工辐射源就包括刚才所说的核爆炸、核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源还有医疗照射等等。体检大家都经历过吧?体检中的CT等就是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它们对检查和治疗人们的某些疾病有着重要作用。据专家介绍,每次X光检查的辐射剂量随部位不同而不同,一般的检查辐射剂量较小,比如四肢和关节部位为小于0.01mSv,胸透为0.02mSv;而某些特殊检查剂量较大,比如钡餐为3mSv。

对人体而言,如果长时间接受较高强度的电离辐射有导致癌症的可能性。因为这些辐射有可能导致正常的体细胞基因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能修复并且细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现细胞不受控制地复制的情况,就成了癌细胞。那么,如何来做好这些辐射防护呢?

专家告诉记者,首先要缩短受照时间。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因此,在某些工作场合下,工作人员不得不在辐射场内进行工作,且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此时就必须采取轮流、替换的办法,限制每个人的操作时间,将每人所受的剂量控制在限值以下。其次要增大与源的距离。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是随离开源的距离增大而减少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采取远距离操作。如采用不同功用的长柄器械或机械手进行远距离操作,使控制室或操作台与放射源有足够的距离等。最后是设置防护屏障。常用的屏蔽材料只要所用物质其厚度足以将辐射衰减到所要求的水平,则大多数物质都可用作辐射的屏蔽材料。如水、砖、混凝土以及铅、铁等重金属和含铅制品。

都是电磁辐射惹的祸?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核辐射还是距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东西,他们更关心的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那些家用电器产生的辐射。记得有人说过,他家不远处有一个基站,每次他和爱人在家里待着,都会有头晕的感觉,而出门旅游时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于是他认定这是基站辐射惹的祸。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物理学上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称为电磁辐射。这就好比山上的钟声敲响,声波就会向四周扩散,传入我们的耳朵一样,电磁辐射只是将声波换成了电磁波而已。电磁辐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专家告诉笔者,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天空中的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按照辐射粒子能否引起传播介质的电离,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我们生活中常提到的“电磁辐射”实际是指“电磁辐射中的非电离辐射”,即频率在0~300GHz的电磁波,它不会引起物质电离,一般也不会破坏分子结构,我国出台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主要就是针对这一频段电磁辐射的规范。

专家认为,“头晕”现象一般不会由这类辐射引起。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公众所接触到的家用电器无论大小,不管是电脑、电视、微波炉、手机,还是手电筒一类的“家用电器”,它们产生的电磁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并且专家表示,只要它们没有达到电磁辐射限值标准,还没有科学依据能够证明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以900兆赫兹的移动通信基站为例,我国国家标准要求功率密度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相对于国际标准450微瓦/平方厘米而言,更加严格。据笔者了解,移动基站在选址建站和建设完成时,都会有国家的检测机构来对基站进行辐射检测,如果检测值超出国家限值,基站就必须整改重建。[!--empirenews.page--]

据笔者观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电磁辐射的管理办法,其中包括《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电磁辐射防护管理程序》等国家规定。专家认为,尽管目前环保部门对电磁辐射环境有相关管理办法,但基本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其所涉及的环评程序、步骤已不能适应公众对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不少专家呼吁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启动符合环保标准同时适用于移动通信发展的电磁辐射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

错把“冯京”当“马凉”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在电脑旁听音乐,突然电脑旁的手机响了,你会在手机响之前听到电脑的音箱发出“滋滋”的声音。这时候很多人就认为是电磁辐射在起作用,必须远离!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专家告诉笔者,其实并非如此,这是错把“冯京”当“马凉”,这种“滋滋”声音其实是手机电波和电脑电波之间发生的电磁干扰。在生活中这样的电磁干扰有很多。比如11月上旬广东深圳地铁2号线、5号线多次意外中断运行,就是因为乘客使用的便携式Wi-Fi无线路由器与地铁运行信号系统之间的电磁干扰所致。而我们在乘坐飞机时,乘务员会要求乘客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关闭,防止的也是二者之间发生电磁干扰。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种干扰该如何解决呢?除技术上的屏蔽、接地、合理布线等专业手段外,其实人们需要注意的是,家里的电器摆放不要过于靠近,每种电器之间保持相应的距离,同时,不要近距离同时开启多台电器,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电磁干扰。

链 接

生活中的那些辐射

有些人对“辐射”非常恐惧,就会买来专门用来屏蔽无线电波的“防辐射孕妇装”、“防辐射床单”,而“仙人掌防辐射”、“瓶装矿泉水防辐射”、“喝酸奶防辐射”等也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奉为真理。那么,生活中的那些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吗?

前些日子,“微波炉辐射会致癌”的说法非常流行。但据专家介绍,微波是电磁辐射中的非电离辐射,它不会改变分子的内在结构,微波本身不会对人致癌,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对于微波炉来说,只要是合格产品,使用中没有损坏,就不会泄漏出能够伤害人体的微波。但你万万不可把手伸进开着的微波炉中,是会烫伤的啊!

还有些人在生活中会发出“经常看电脑,感觉到眼睛不舒服,肯定是辐射”的感慨。其实,电脑释放的电磁辐射最主要的部分来源于显示器。以前老式电脑的CRT显示器会释放少量的紫外线,而目前应用最广的LCD就没有这个顾虑。LCD的辐射源主要来自于液晶屏幕后面的灯管,长时间坐在液晶显示器前面其实和长时间坐在一盏灯前面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电脑显示器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热效应相当微弱,微弱到人体根本感觉不到的程度,如此轻微的加热作用,很难对人体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伤。当然长时间盯着显示器会引起视觉疲劳,但这是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固定目标所引起的疲劳,和电磁辐射本身无关。

另外,如今城市无线上网服务的覆盖率越来越高,随处都可以见到Wi-Fi接入点,那么这些无线网络接入点产生的辐射到底有多大呢?2007年香港电讯管理局曾经测量了市内餐厅、便利店、图书馆、住宅、办公室等各类地点62个Wi-Fi无线路由器周围的辐射强度,发现测量值只有国际非电离性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安全标准上限的0.03%到0.3%,而且这些辐射值都是在很靠近无线路由器的位置测量的,大多数情况下从路由器接收到的辐射还会比这些值低很多。相对来说,香港地区人口稠密、面积狭小,无线上网又相当普及、Wi-Fi站点很密集,其他城市的辐射情况很少会超过香港,加上不同城市使用的无线上网设备也没太大差异,所以这个测量结果相对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