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创新的逻辑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互联网金融在当下正变得异常火爆,其中的一股刺激力量来自余额宝。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下文简称“阿里”)旗下支付宝推出余额增值服务,打通货币基金,短短一月内就吸引了百亿资金,在整个金融业引发了阵阵涟漪。
在阿里集团CEO助理李俊凌看来,余额宝不过是阿里“很小很小的一个创新”,在整个阿里内部,创新每天都在发生。遗憾的是,外界,尤其是外资公司,包括阿里的部分员工,极少有人真正理解其创新哲学。
那么,作为一家业务繁杂、部门众多、员工超过2万名的庞大企业,阿里创新的逻辑是什么?如何保持持续创新力?李俊凌对此一一作了回应 。
创造“交集”
记者:1999年,阿里巴巴从外贸B2B业务起家,没有创新,没有现在平台、数据、金融“三驾马车”的业务版图,阿里巴巴创新的驱动力是什么?市场需求、新技术还是其它?
李俊凌:中国有的公司,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有一类公司,不因市场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使命和远景驱动,阿里就基于自己的信念做事。
阿里的梦想是一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外界比较难理解,总认为阿里就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其实完全不是。京东、苏宁、亚马逊是零售商,比如亚马逊知道如何挑选货品、规模采购、售后服务等等,这些他们具备的能力阿里可能一辈子学不到。
阿里则是用互联网的工具,搭建新的零售环境,所有零售商只要愿意,就可以在这里更好进行零售,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好的购物环境。为什么推出支付宝?因为买家、卖家对彼此资金交付不放心,支付宝专为解决此顾虑;购物中买卖双方沟通非常重要,就有了一个“旺旺”的产品。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有多聪明、多优秀,而是以前商业环境太差,阿里在金融、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稍微做好一点点,大家就愿意来。只要由梦想驱动,创新就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记者:阿里巴巴创新的主要来源是哪里?公司最上层,还是自下而上,出自一线员工?
李俊凌:任何公司创新都有两大来源:由公司核心管理层做出战略性创新,同时保护和鼓励员工源源不断地创新。这样远远不够,往往两者之间的交集才会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创新。比如,微信产品可理解为员工创新,但是绝对不那么简单,没有管理层认可,拿不到那么多资源。
只有当企业内部信息流通效率高的时候,好的创新才可能被资源决策层了解,这至关重要。我认为“创新流程”一词特别好玩,因为创新和流程是完全相悖。流程目的是提升管理效率,各部门按部就班各司其职,一个公司容易出现两种角色——管理者和企业家,前者更关注流程,首要任务是确保事情有效运行,企业家更关注流程之外的东西,本能地喜欢信息有效的流动起来。
记者:马云如何提高内部信息流动效率?
李俊凌:他经常强调一句话:作为董事长,他有权知道公司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马云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正常的汇报体系,每天会收到公司大量业务报表、运营数据等,但这是他获取信息最弱的渠道;其二,他创造出一种谁都能与他自由交流的文化,当然,没经过思考、自以为是的乱发言,会被他骂回来,骂起来很厉害;他没有别的爱好,一有时间就在公司转来转去,不为监督大家,就为了解大家在干什么、想什么。
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最有效的是人才流动,不断轮岗,不断进行组织架构变化,阿里比任何公司做得都频繁,让大家自由交流。我在公司的工作就是跟大家聊天,观察大家在干什么。
记者:企业家与管理者各有所需,阿里的偏好呢?
李俊凌:目前阿里的管理者是具有企业家气质和责任的。马云不喜欢只做流程管理的人,他喜欢以及努力培养的都是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之前,张瑞敏说整个海尔要消灭中层,公司麻烦就是在中层,相当部分中层的工作不是创新,而是按部就班。其实很多公司有伟大的创新能力或者潜力,CEO足够有判断力,但是没有能力改变组织结构和公司的流程文化。
人往往很难被改变,一个适合进行管理的人,很难成为一个企业家。人是可以被识别和挑选的,马云会本能寻找、识别有类似气质的人。
识别创新者
记者:阿里怎么去辨别有创新精神的员工?
李俊凌:有三个信号,非常容易识别:第一,踏踏实实热爱工作,本本分分,不是一天到晚就想完全不搭界的东西,整天晃荡来晃荡去;第二个学习能力强,确实属于聪明的,足够勤奋;第三,他就是信息的结点,总有办法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信息,同时善于传播和分析。
记者:如何激发员基层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是否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
李俊凌:奖金、股票、同事的认可、老板的鼓励、市场的认可,这些物质和精神的东西都现实存在,我们不刻意强调这些。每一个员工,只要热爱他的岗位,想把工作做好,就会经常产生创新。
阿里对员工的考量,业绩只是其中一因素,价值观体系同样重要,通过价值观体系去识别出真正热爱工作,追求尽善尽美的那群人,这是阿里的管理文化。比如,下属向上司汇报新业务的想法,容易出现两类逻辑:第一类人会说,基于大量市场分析,存在哪些可扩展的新机会;第二类人则说,公司一直在进行某项业务,中间存在部分难题,用户体验不好,希望优先解决既有的问题。在阿里,更多的人会本能喜欢第二种思考问题的逻辑,这是组织文化不断强化的过程,大家基于一个理念,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一群人聚在一起。
记者:阿里在创新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李俊凌:一个公司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三点非常重要:第一,要有一群热爱工作、追求尽善尽美的员工,这是必要条件;第二,掌握资源的必须学习能力强,欲望强,能力强,否则,那么多创新,怎么知道哪一个有价值?市场千变万化,如何可以判断出市场走势?第三,让公司内、外部的信息高效流动起来。
阿里巴巴创新的挑战对应以上三方面:其一,员工越来越多,热爱工作就是很大的挑战,找10个志同道合、努力工作的人容易,100个就难一些,找1000个就更难。现在2万多人,非常吃力。我们不希望公司人数再扩大,人数不重要,重要是大家志同道合;其二,业务越来越复杂,要求管理者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其三,机构不断壮大,保持有效沟通不容易,要继续不断变化,比如轮岗、分拆、重组等等。沿着以上三个方向往前走,不敢说一定持续创新,起码会好很多。[!--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