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世的高性能硬件助力打造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的未来车辆;
● 博世全新软件解决方案配合车辆零部件,为创新技术奠定基础;
● 博世深化软件定义汽车,以全新服务提升出行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
近日,台积电、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半导体宣布,有计划将共同投资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以提供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服务。
● 氢能应用端:IVECO重型燃料电池电动车辆(FCEV)能够应用于包含长途运输在内的多种场景
● 氢能供给端:博世正在开发电解池以及电解槽部件
● 氢气储存:博世力士乐已开发出用于加氢站的氢气压缩器解决方案
● 博世围绕氢能全价值链开展业务
●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博世全面掌握氢技术,同氢能产业共发展。”
● 博世计划在2021年至2026年期间对氢能技术投资约25亿欧元
● 博世已拥有超过3000名员工从事与氢能技术相关的工作
● 氢能经济的发展十分需要博世在汽车领域的专业知识
● 2023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Bosch Sensortec展出四款最新传感器解决方案,再度彰显其在传感器领域的先锋地位;
● 不断突破技术边界,以创新改善人们的幸福感与生活方式;
● 传感解决方案释放AIoT和数字化全部潜力,实现“万物互联和AI无处不在”。
● 博世系统实现兼顾经济和环保效益的水处理;
● 通过水处理系统的研发,博世正在扩大自身产品组合,以涵盖氢能生产和使用的必要因素;
● 博世水处理系统计划于2024年投入市场;
● 2023年博世科技日将展示水处理系统的技术应用。
● 博世创投首次投资中国汽车中间件公司;
● 下一代汽车中间件正在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 博世创投将其全球品牌统一为Bosch Ventures。
● 重组后的博世智能交通业务将继续从属于博世集团,并自负盈亏;
● 博世智能交通业务成立董事会,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担任该业务董事会主席;
● 马库斯·海恩博士:“博世也将自身视为一家移动出行软件公司。如今,为更好响应客户需求,我们对业务架构进行调整以强化这一定位。”
● 汽车软件市场将于2030年增长至2000亿欧元规模。
● 博世集团达成2022财年业绩目标:实现销售额882亿欧元,利润38亿欧元,以及息税前利润率4.3%;
●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仅为1.7%,销售额增长目标6%至9%,息税前利润率达5%;
● 大量投资以支持未来发展:2022年研发和资本支出超过120亿欧元;
● 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重组:目标到2029年销售额超过800亿欧元;
●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秉持‘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理念,我们目标在全球各地区实现增长,并在相关市场跻身三大领先供应商之列。”
● 博世集团首席财务官Markus Forschner博士:“2023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以逐步实现未来不低于7%的长期利润率目标。”
● 博世中国:以客户为中心及持续本土化,是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
● 博世动力总成中国携多元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亮相2023上海国际车展;
● 持续发力氢燃料电池,首次展出190千瓦氢动力模块,不断丰富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 全面加速商用车电动化产品产业化,面向轻型商用车的电机、多合一控制单元将于今年6月实现量产;
● 首次展出甲醇、氢内燃机等代用燃料方案,为代用燃料动力总成增加新选项。
● 多款首发创新品展示博世在硬件、软件和服务领域的全栈能力;
● 本土创新:智能座舱技术互动体验4.0、车辆动态控制系统2.0及190千瓦氢动力模块;
● 凭借在软件及汽车领域的积累,博世提供定制化软件解决方案,涉及软件定义汽车各个层级;
● 博世积极推进动力总成系统电动化,提供多元化的技术以满足不同车型需求。
● 车用氢燃料电池产品国产化:首条高产量膜电极生产线于今年初在无锡投产,双极板产线预计2025年投入生产;
● 创新电驱系统解决方案:电机、多合一电子功率模块将于2023年量产;
● 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积极支持中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 销售额和盈利达成目标:2022年销售额增长至884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37亿欧元。
●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最重要的是,气候行动需要国际合作。”
● 博世集团董事会副主席Christian Fischer博士:“能源系统的转型必须是可负担的。”
● 博世集团首席财务官Markus Forschner博士:“在艰难的环境下,博世达成财年目标。”
● 博世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Filiz Albrecht:“未来,博世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员工人数将超过5万名。”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BOSCH为智能家居、工业4.0和互联交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安全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