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布局智能家居现状十大消费趋势预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今年1月,谷歌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设备公司NestLabs,谋局智能家居平台,足见其对智能家居发展前景的乐观和重视。此次,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名为HomeKit的智能家居应用程序,如同谷歌收购Nest一样,也成为智能家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
东方证券行业研究报告指出,谷歌和苹果两公司有望凭借对广大消费者的跨硬件平台能力、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极大的用户黏性等推动智能家居行业爆发性增长。
四大巨头布局智能家居现状
除了苹果和谷歌,微软和三星也算是国际及的巨头企业,在抢滩智能家居你步伐上也丝毫不落后。我们不妨来看看四大企业布局智能家居的现状。
Apple:不做硬件做平台,或影响标准出台
在刚刚过去的WWDC上,Apple并未推出关于智能家居的硬件—尽管未来它很可能会推出iTV电视整机,但现在它的思路明确:不做硬件,也不准备做一套独立系统,提供一个标准 协议给你们,即HomeKit。智能家居单品(门锁、灯光、摄像头、温控器、插座、开关)支持HomeKit后,iOS用户则可以通过HomeKit平台结合Siri去操控家庭的设备,未来HomeKit还可能开放给第三方App。
说到底,苹果在做标准协议,就像它在视频领域所做的AirPlay协议一样。相比做设备和系统,这一玩法并不需要付出太多。尽管苹果还提供了一些品牌认证、苹果实体店售卖等品牌和渠道的附加值但都是资源分享。聪明的苹果空手套白狼的底气在于它携用户以令诸侯,飞利浦等玩家已表态支持。
苹果也有单品,路由器、AppleTV机顶盒,不瘟不火。巨头要想将其在某个领域的成功复制到陌生领域并不容易,Apple擅长的是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产品,家庭是与个人和企业并列的第三类市场。Apple也未能啃下企业市场。因此与其说苹果不想做单品,不如说是它有心无力,除了研发传说中的iTV之外它还能做什么呢?又不能坐视不管,只能凭强大的号召力做一套标准以求不错过未来潜在的盛宴,这是它没有选择的选择。
Google:软件 硬件、单品 平台,样样全
智能手机时代Google软而不硬,凭借着Android构建OHA联盟反超Apple,打造一个繁荣的Android生态。
但Google并不满足只软不硬,Android帮其带来了大量的移动用户,并将搜索、Chrome、地图、GMAIL等服务一股脑整合进去,但相比Apple凭借软硬及内容一体化赚得钵满盆满而言,Android并未给Google带来匹配的回报。三星心怀异心研发Tizen系统这类做法让Google对其盟友并无安全感。
在后期它开始推行自有Nexus设备,拿下Moto并将其置换为联想股权,尝试更硬一些。研发GoogleGlass、无人驾驶汽车等更是让自己成为彻头彻尾的设备 互联网公司。
在智能家居上它一开始便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系统的软件生态。32亿美金收购了Nest这一杀手锏产品,同时家庭摄像头Dropcam被Google收购的传言业已出现。毫无疑问的是,苹果不会只硬不软,它的野心绝不是做单品,而是做一个与Android阵营类似的生态,甚至可能是以Android或者ChromeOS为基础。可以预料,接下来Google为智能电视打造的操作系统、为智能家居设备打造的标准平台将会问世,还会有一些SDK、云服务给到厂商。
Google在智能家居上是十分认真。软硬结合、单品 平台一起上是其思路,开放仍将是其特色以及核心优势,Android及OHA构建的用户基础将帮助它再造一个新的GoogleHome联盟。
微软:没有实质性的举动
微软有着辉煌的历史,在99年甚至更早便在智能家居上有所思考和尝试,维纳斯计划闻名于世。微软是第一家推出平板电脑的公司,2000年前后比尔盖茨便开始为平板电脑多次战台了,种种原因使得最终还是由Apple来真正发明平板。这一次可能又要上演同样的故事。
真正定义智能家庭的不一定是Apple,但一定不是微软。答案之所以这么残酷,是因为智能家居并不独立的,智能手机是它的基础。任何设备,任何方案,都离不开手机,只有手机是器官一样地伴随用户。微软在智能手机上的落后必将影响它在智能家居上的发展。
同时,微软确实没做什么实质事情。它在5月与智能家居公司Insteon合作,让后者应用入驻Windows平台,产品入驻微软实体商店。同时,微软还给一些厂商提供基于Azure的云存储、云计算服务,但类似合作都太流于表面。
微软还可能推出独立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微软研究部门确实公布了“家庭操作系统(AnOperatingSystemForTheHome)”白皮书。问题在于操作系统还得运行在设备之上,而家里的各种设备又无法支持统一的操作系统,且不少设备如路由器、智能电视已有事实上的操作系统基础存在了(OpenWRT、Android),且微软的操作系统又难以摆脱收费的玩法,厂商凭什么选择你?
用旧思维去进军新世界,还未开始便已注定失败。微软在智能家居之战上的胜算最小,起个大早赶个玩集的命运难逃。
三星:家庭基础以及软硬件能力强
三星是安卓之王,智能手机和平板都大获成功。它还有着强大的软硬件全产业链能力—硬件、渠道和市场能力比Apple还强,这些优势将让它在新硬件领域站在很高的起点。可以看到,三星Gear智能手表已胜出一大截了,Gear手表Q1市场份额高达71%,已成寡头。
在“家”这个领域三星本身便拥有全系列产品布局,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播放器等家电有着可观的市场份额,还拥有不少核心技术。家电基础外加三星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上的成功无疑为其进军智能家居市场提供了先天优势。
三星确实非常积极,早已推出了智能电视、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电灯等多种产品。除了单品外,三星还推出了专属的智能家居软件平台SmartHome,它一方面整合了用户的个人消费产品,另一方面整合了智能家居设备,今年上半年已进入部署阶段。SmartHome是开放的,允许第三方加入。因此,在软件层面三星也比Apple和Google来得更加彻底,有诚意也有速度。Tizen系统不一定成功,但SmartHome因为先发优势及硬件基础就难说了。
当然,三星并不是没有任何挑战。智能家居其他领域如温控、安防等三星还需要从头开始。
智能家居未来十大消费趋势
以上我们看到了智能家居四大巨头的布局管理,将来时谁能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不可否认的是智能家居的未来是光明的。那么,在未来美好的智能家居市场,将会有一个怎样的消费未来呢?我们不妨预测以下十种趋势。
1、消费分享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有一种相互交流购买与装修经历的习惯,但由于媒介的缺乏,当时仅限于亲朋好友间的闲谈,或者在需要时的零星借鉴。
但互联网的发达,以及社会化媒体的扩散、家居消费群体的年轻化,现在相当多的消费者都会在通过微博、QQ、BBS、微信等多种平台分享自己的感想与评价。有时候,他们在遭遇不公时,还会寻求新闻媒体的帮助。
2、消费的网络化
网上购买家居建材产品的业主数量继续增加,占所有业主的比例逐渐上升,所购产品范围继续扩大,从简单的家饰、龙头、灯具、开关面板、简易衣柜、墙贴,到大床、桌子、椅子等。
4三星:家庭基础以及软硬件能力强
到一定时期,座便器、浴室柜、浴缸,以及涂料、地板等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能都从网上购买。
3、意识到消费行业的副作用
赢道顾问邓超明认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业会带给环境与社会的影响。虽然说满足感、放纵、上瘾、虚荣心等多种因素使得大多数消费者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习惯,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在调整。一些对环境更友好、更有责任心的品牌会得到某些消费群体的特别看好。
4、国产品牌仍然是主流
当下,在瓷砖、地板、墙纸、家纺、照明、家饰、室内设计、卫浴洁具等相关家居的领域里,国产品牌都是主流,而且现在很多国产品牌也在实行多样化,在设计、材质、视觉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会继续牢牢把握住国内消费者。而在涂料、卫浴洁具领域,虽然国外品牌占有非常可观的市场份额,但现在新崛起的中产消费者们,更倾向于优秀的国产品牌。
5、功能时代
无论在任何时代,产品的功能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家居建材产品同样有自己的功能,比如瓷砖的耐磨、抗撞击,甚至发挥改善空气的功能。比如座便器的节水功能、防臭功能等;比如照明灯具的节能、光线更柔和等功能。更好的功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
6、智能狂舞
对家居建材产品来讲,物联网也不是神话,它是可能实现的。即使先不谈物联网,在家居产品中植入可能的智能化操作,会吸引到一批时尚、敏锐的消费者。比如智能马桶、智能灯具、智能花洒、智能水龙头等。现在这类智能家居产品并不成熟,性能还不是很稳定,但确实有不断增加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这样的产品。
5消费影响因素的系统化
7、消费影响因素的系统化
消费者可能不会受某一种或几种因素影响最终的购买决策。现在消费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非常大,这个比例无疑会继续上升,到一定阶段,可能很购买家居建材产品的消费者都具备更高的学历。赢道顾问邓超明认为,要打动这样消费者,产品必须拥有很好的品牌、质量、形象、声誉,以及服务。
8、定制为更加普遍
现在家具这个领域的定制非常流行,比如像索菲亚、欧派、尚品宅配等非常多的家具企业,都在做定制。传统的成型家具往往与装修风格不协调、尺寸不合适、空间使用率低。另外,很多消费者对设计开始提出更多要求,高性价比的定制会更受欢迎。像瓷砖、地板等领域,也会出现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基础的定制模式。
9、O2O值得重视
线上了解品牌与产品信息,搜索口碑,比较产品,线下到实体店里观摩与体验,然后再下订单,这种现象在家居消费这块已经比较常见。不过,到底是在线上购买,还是店里下单,这个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受到价格、服务等多种因素影响。
10、性价比
其实,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很看中性价比,尤其是中产阶层,几乎从接触装修公司开始,到购买建材、家饰等,都会抱着价廉物美的购物方针。这种消费习惯不会改变,而且会影响到大众富裕阶层和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