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电新技术布局缓,恐盈利成短多长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台系面板大厂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今年第二季持续大亏,外界仍关切到底双雄何时才能赚钱。正常来说,随着中国十一备货、欧美年终旺季需求释出,大尺寸面板第三季出货力道应可增强,若面板价格稳定,友达、奇美电力拼本业转盈希望最大就在第三季了。特别是奇美电因为在新技术投资布局较少、良率及成本负担相对较低,比起友达目前卡在多项新技术焦头烂额,加上还得面临来自太阳能事业的压力,奇美电似乎更有机会比友达先在本业转盈。
不过,假如未来台湾面板厂还要持续与技术先进的韩国面板大厂竞争,友达近期受到多项新技术发展初期导致良率受损的问题,短期而言虽然承受的压力大,长期而言,却可能是不得不然的过程。相对地,奇美电短期内虽因新技术着墨较少、发展较迟,因此现阶段可以全心全力投入成熟产品生产供货,但就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来看,却不免令人担心长期竞争力是否逐渐弱化。
事实上,回想起奇美电过去在TFT-LCD液晶面板的7代线、8代线布局都比面板大厂同业来得晚,后来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没比同业少,竞争优势没比同业多,也让人对于「面板厂到底该不该及早在新技术布局」感到踌躇。
以in-cell内嵌式触控技术来说,台厂在这方面的开发,目前以友达较为积极,该公司已经开始开发5吋以下in-cell触控面板。奇美电则预计in-cell是2013年以后的事情。尽管市场耳语盛传,内嵌式触控技术如in-cell等等,目前良率仍低,这也是造成苹果Apple新款手机iPhone 5上市时点递延之主因。
然而,据了解,随着各大面板厂陆续投入内嵌式触控技术开发,in-cell若在一般解析度条件下(大约200ppi以上),生产良率其实已经可拉高到60%-70 %,基本上已符合量产门槛,只差客户认证采用就能大量出货。目前良率仍偏低的in-cell触控面板,其实主要系指日厂夏普Sharp生产供应给Apple的In-Cell面板,其良率较低主因是要做到300ppi以上的高解析度所致。
OLED技术的发展则已经被讨论许久。不论台湾面板厂的OLED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韩厂Samsung的OLED面板已经大量导入智慧型手机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大尺寸OLED面板,包括白光OLED和彩色材料OLED面板,以大尺寸55吋为例,其生产成本都还分别高出一般高阶TFT-LCD电视面板8-10倍之多,但小尺寸OLED因为技术较为成熟,目前手机用小尺寸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已经降到只比一般同尺寸高阶手机面板1-1.5倍水位。 OLED面板的竞争力由此可见。
依照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预测,2012年全球AMOLED市场规模估可达230万平方米,2016年全球AMOLED市场规模上看2200万平方米。也就是未来4年内,全球OLED面板市场还有8倍以上增长空间。
回归到大尺寸OLED面板,即使目前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成本仍高、难以与TFT-LCD液晶面板竞争,但在大厂投入资源改善制程、材料等各方条件下,大尺寸OLED面板的成本效益应该也会逐渐改善。 IDC就预估,2012年全球OLED TV出货量可能只有60万台,但2014年全球OLED TV出货量可能将有2500万台,2016年更上看1亿台。
过去台湾厂商在OLED技术的发展,曾经以旧奇美电时期较积极,但新奇美电三合一后为了改善财务、樽节支出,OLED的发展整个放缓。如今以友达在OLED面板的量产规划较为明确,预计今年第三季量产小尺寸OLED,今年底可能推出大尺寸OLED产品。
专攻高解析度面板的Oxide TFT制程技术,友达同样没闲着。目前友达系以6代线AMOLED搭配Oxide背板,未来还会进一步发展Oxide TFT的应用。
即便新技术的学习曲线,很可能会随着技术渐趋成熟而缩短,但企业要在蓬勃发展的新技术领域后发制人(例如大立光(3008)在塑胶镜片后来居上),其条件是企业本身具备强劲的资源与能量,而奇美电有没有这样的能量,现在看不清楚。
至于鸿海集团同时在面板业布局奇美电和夏普Sharp,往乐观方向思考,未来夏普与奇美电可能在产能、技术能有更多深度交流。但平实而论,眼前的事实是奇美电和夏普依然是两家各走各路的公司,两家公司的业绩消长对彼此有什么具体影响?资源整合后又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显现综效?至少到目前为止都还是问号。
更多显示光电资讯请关注显示光电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