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电子信息产业,深企迎来大机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昨日在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规划”提出未来三年产业目标: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比重将从12%提高到15%。“规划”还确定了今后三年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包括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在内的七项保障性措施。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对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尤其对深圳相关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柱产业。如果把传统的农业、钢铁、能源、制造、物流等行业比喻成人的骨骼、肌肉、消化、循环等系统,那么电子信息产业就好比是人的神经系统,具有统领、整合与反应的能力,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明显外向型特征,出口依赖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为显著。工信部数据显示,2009年1至2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出口、利润均呈现负增长,其中,电子元器件行业下滑幅度最大。把这一产业纳入振兴规划,必要而紧迫。“规划”有针对性地对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强有力的扶持,有助于相关企业提振信心、危中寻机,以技术创新巩固和拓展市场。
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第一大支柱产业。2008年深圳实现高新产品产值8710.9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7839.15亿元。华为、中兴、腾讯、富士康、比亚迪等一大批创新型电子信息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均占有重要地位,拥有了大量技术专利和一批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经营,深圳已拥有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世界性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基地、制造基地、出口基地、配套中心和交易中心。正因为有了长期积淀,相关深企在危机之下表现出了强势的抗风险能力。
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以及全球货币体系变革中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也面临着多种压力,出口难、融资紧、税负重等问题逐渐凸显。现在,国家出台了相关振兴规划,深圳也将制定出本土化的实施细则,加上今年重点落实“自主创新33条”政策,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迎来更为宽松与积极的发展环境。
对深圳电子信息企业来说,当借势“规划”东风,利用创业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机遇,用足用好政策,加大对前瞻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突出品牌、质量和服务,彻底扭转产业“缺芯少魂”的状况,以创新赢得市场,以创新赢得效益,以创新赢得尊严。结合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深圳应及早调整强化高交会中的电子信息产品交易计划,利用好这一平台,走出危机,迎接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