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号精选 > Linux阅码场
[导读]作者简介甄建勇,高级架构师(某国际大厂),十年以上半导体从业经验。主要研究领域:CPU/GPU/NPU架构与微架构设计。感兴趣领域:经济学、心理学、哲学。本系列为甄建勇“五分钟系列”——用五分钟把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关键的概念讲清楚,如果你也对计算机系统某些模块有独到的理解,欢迎赐稿...


作者简介


甄建勇,高级架构师(某国际大厂),十年以上半导体从业经验。主要研究领域:CPU/GPU/NPU架构与微架构设计。感兴趣领域:经济学、心理学、哲学。


本系列为甄建勇“五分钟系列”——用五分钟把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关键的概念讲清楚,如果你也对计算机系统某些模块有独到的理解,欢迎赐稿“Linux阅码场”,投稿将获惊喜礼物一份,投稿请扫码加微信。




关于cache,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内存到cache的映射方式,cache的写策略,cache的替换策略。



映射方式



内存到cache的映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直接映射(directmapped),全相连(fullyassociative),组相连(setassociative)。


为了便于理解,现在假设一个例子,比如咱们的内存只有16bytes,而cache只有4bytes(cacheline是1byte),那么对于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映射方式,会是什么情况呢?如下图所示:



图1      Cache的映射


(direct mapped:直接映射 ; fully associative:全相连 ;set associative:组相连)


(1)directmapped


对于directmapped(直接映射),为了便于数据查找,一般规定内存数据只能置于缓存的特定区域。对于直接匹配缓存,每一个内存块地址都可通过模运算对应到一个唯一缓存块上。注意这是一个多对一匹配:多个内存块地址须共享一个缓存区域。


对于咱们这个例子来说,内存的0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0个(0%4=0)cacheline,内存的1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1个(1%4=1)cacheline,内存的2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2个(2%4=2)cacheline,内存的3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3个(3%4=3)cacheline,内存的4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0个(4%4=0)cacheline,。。。。。。如此循环下去。


所以如果采用directmapped的话,core在访问cache时,根据TLB处理之后的物理地址,进行取模(%)运算,就可以直接确定其cache的位置,由于一个cacheline可能对应不同的内存地址(具有相同模运算结果的内存),然后将物理地址的tag部分与cache的tag部分进行一次比较,就可以确定是cache hit,还是cachemiss。


directmapped的特点是,逻辑简单,延迟短(只进行一次比较),但命中率低。


(2)fullyassociative


对于fullyassociative(全相连),这种方式,内存中的数据块可以被放置到cache的任意区域。这种相联完全免去了索引的使用,而直接通过在整个缓存空间上匹配标签进行查找。


对于咱们的这个例子来说,内存的某个地址,可以映射到cache的任意个cacheline。内存的0地址能映射到cache的第0个cacheline,也可以映射到第1个cacheline,也可以映射到第2个cache line,也可以映射到第3个cacheline。


所以如果采用fullyassociative的话,core在访问cache时,根据TLB处理之后的物理地址,要依次和所有的cacheline的tag进行比较。


fullyassociative的特点是:控制复杂,查找造成的电路延迟最长,因此仅在特殊场合,如缓存极小时,才会使用,命中率较高。


(3)setassociative


set associative(组相连)是directmapped 和fully associative两种方式的一个折中。


对于咱们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将4个cacheline分成了两组,内存的0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0个组(0%2=0),但是在组内是任意的,既可以映射到组内的第0个cacheline,也可以映射到第1个cacheline。内存的1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1个组(1%2=1),但是在组内也是任意的,既可以映射到组内的第0个cacheline,也可以映射到第1个cacheline。内存的2地址只能映射到cache的第0个组(2%2=0),但是在组内也是任意的,既可以映射到组内的第0个cacheline,也可以映射到第1个cacheline,。。。。。。。依次类推。


所以,如果采用setassociative的话,core在访问cache时,根据TLB处理之后的物理地址,先将物理地址取模,得到其可能的cache的组,然后再依次与组内的所有cacheline的tag进行比较,确定是cache hit还是cachemiss。


setassociative是折中方案,所以其特点就是集directmapped 和fully associative之所长。是一个平衡方案。


咱们这个例子是2 way setassociative,即两路组相连,所谓的两路,是指每个cache组内的cacheline的数目,不是分组的数目。比如是4路组相连,指的是每个cache组内有4个cacheline。


对于直接映射,由于缓存字节数和缓存块数均为2的幂,上述运算可以由硬件通过移位极快地完成。直接匹配缓存尽管在电路逻辑上十分简单,但是存在显著的冲突问题。由于多个不同的内存块仅共享一个缓存块,一旦发生缓存失效就必须将缓存块的当前内容清除出去。这种做法不但因为频繁的更换缓存内容造成了大量延迟,而且未能有效利用程序运行期所具有的时间局部性。


组相联(SetAssociativity)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使用组相联的缓存把存储空间组织成多个组,每个组有若干数据块。通过建立内存数据和组索引的对应关系,一个内存块可以被载入到对应组内的任一数据块上。


直接映射可以认为是单路组相联。经验规则表明,在缓存小于128KB时,欲达到相同失效率,一个双路组相联缓存仅需相当于直接匹配缓存一半的存储空间。


为了和下级存储(如内存)保持数据一致性,就必须把数据更新适时传播下去。这种传播通过回写来完成。



写策略



一般有两种回写策略:写回(Writeback)和写通(Writethrough)。


写回是指,仅当一个缓存块需要被替换回内存时,才将其内容写入内存。如果缓存命中,则总是不用更新内存。为了减少内存写操作,缓存块通常还设有一个脏位(dirtybit),用以标识该块在被载入之后是否发生过更新。如果一个缓存块在被置换回内存之前从未被写入过,则可以免去回写操作。


写回的优点是节省了大量的写操作。这主要是因为,对一个数据块内不同单元的更新仅需一次写操作即可完成。这种内存带宽上的节省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因此颇适用于嵌入式系统。


写通是指,每当缓存接收到写数据指令,都直接将数据写回到内存。如果此数据地址也在缓存中,则必须同时更新缓存。由于这种设计会引发造成大量写内存操作,有必要设置一个缓冲来减少硬件冲突。这个缓冲称作写缓冲器(Writebuffer),通常不超过4个缓存块大小。不过,出于同样的目的,写缓冲器也可以用于写回型缓存。


写通较写回易于实现,并且能更简单地维持数据一致性。


当发生写失效时,缓存可有两种处理策略,分别称为分配写(Writeallocate)和非分配写(No-writeallocate)。


分配写是指,先如处理读失效一样,将所需数据读入缓存,然后再将数据写到被读入的单元。非分配写则总是直接将数据写回内存。


设计缓存时可以使用回写策略和分配策略的任意组合。对于不同组合,发生数据写操作时的行为也有所不同。


对于组相联缓存,当一个组的全部缓存块都被占满后,如果再次发生缓存失效,就必须选择一个缓存块来替换掉。存在多种策略决定哪个块被替换。



替换策略
显然,最理想的替换块应当是距下一次被访问最晚的那个。这种理想策略无法真正实现,但它为设计其他策略提供了方向。


先进先出算法(FIFO)替换掉进入组内时间最长的缓存块。最久未使用算法(LRU)则跟踪各个缓存块的使用状况,并根据统计比较出哪个块已经最长时间未被访问。对于2路以上相联,这个算法的时间代价会非常高。


对最久未使用算法的一个近似是非最近使用(NMRU)。这个算法仅记录哪一个缓存块是最近被使用的。在替换时,会随机替换掉任何一个其他的块。故称非最近使用。相比于LRU,这种算法仅需硬件为每一个缓存块增加一个使用位(usebit)即可。


此外,也可使用纯粹的随机替换法。测试表明完全随机替换的性能近似于LRU。



未完待续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Linux阅码场

174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