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DN应用及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由于ISDN在实践中并不尽如人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网络体系结构,以克服ISDN存在的问题。在新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时,希望它能够真正实现各种业务(话音、数据、图像,甚至未来未来新出现的业务等)的综合,能够支持各种现有业务和未来业务的不同特性;能够灵活支持不同传输速率、突发度和时间特性的业务在一个统一网络中高效传输。显然,由于宽带化和业务综合化是这种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是最主要特征,因此,它被命名为宽带综合业务综合数字网(B-ISDN),以区别于原有ISDN。
由窄带ISDN向宽带ISDN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一步实现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的综合。由三个独立的网构成初步综合的B-ISDN。由ATM构成的宽带交换网实现话音、高速数据和活动图像的综合传输。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B-ISDN和用户--网络接口已经标准化,光纤已进入家庭,光交换技术已广泛应用,因此它能提供包括具有多频道的高清晰度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在内的宽带业务。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宽带ISDN中引入了智能管理网,由智能网控制中心来管理三个基本网。智能网也可称作智能宽带ISDN,其中可能引入智能电话、智能交换机及用于工程设计或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各种智能专家系统。B-ISDN采用的传输模式主要有高速分组交换、高速电路交换、异步传输模式ATM和光交换方式四种。高速分组交换是利用分组交换的基本技术,简化了X.25协议,采用面向连接的服务,在链路上无流量控制、无差错控制,集中了分组交换和同步时分交换的优点,已有多个试验网投入运行。高速电路交换主要采用多速时分交换方式(TDSM),这种方式允许信道按时间分配,其带宽可为基本速率的整数倍。由于这是快速电路交换,其信道的管理和控制十分复杂,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光交换技术的主要设备是光交换机,它将光技术引入传输回路,实现数字信号的高速传输和交换。毫无疑问,ATM 与同步光纤网(SONFT)的结合将构成2l世纪通信的主体。B-ISDN (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是指用户线上的传输速率在2Mbit/s以上的ISDN。它是在ISD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业务,不但包括连续型业务,还包括突发型宽带业务。其业务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包括速率不大于64kbit/s的窄带业务(如语音/传真)、宽带分配型业务(广播电视、高清晰度电视)、宽带交互型通信业务(可视电话、会议电话)、宽带突发型业务(高速数据)等。
B-ISDN的应用在几种高速广域网技术:SMDS (Switched Multimegabit Data Service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帧中继(frame relay)、B-ISDN(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之中,B-ISDN用一种新的网络替代现有的电话网及各种专用网,这种单一的综合网可以传输各类信息,与现有网络相比,要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率,且有可能提供大量新的服务,包括点播电视、电视广播、动态多媒体电子邮件、可视电话、CD质量的音乐、局域网互联、用于科研和工业的高速数据传送,以及其它很多甚至现今还未想到的服务。归纳这些服务可分为交互服务和传播服务两大类,从特征上看分三点:(1) 不是所有的服务都要求很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但活动图像传输服务及高速数据通信有这种要求,例如TV传播要求30Mbps,HDTV传播要求130Mbps。(2) 某些服务有很高的猝发性,如面向连接的数据传送为1Mbps~50Mbps,文本传送为1Mbps~20Mbps,电视会议为1Mbps~5Mbps。(3) 对网络的要求是能支持各种不同速率的服务,能支持猝发性的通信,要考虑信息丢失敏感的应用和时延敏感的应用。ATM与B-ISDN使B-ISDN有可能实现的一种技术称为异步转移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技术的发展是顺应多媒体传输的要求。多媒体(语音/图像)的传输特点和传统的数据传输不同,数据传输的特点是允许延时,但不能有差错,数据的差错将导致数据含义的不同,引起错误的结果;语音/图像传输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实时性高,但允许有少量的差错,差错只能影响当时的语音/图像的质量。虽然可以使用各种压缩技术,但多媒体的信息量仍然惊人,尤其是多媒体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使得其它技术难以适应,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换技术:ATM交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