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断虚拟化(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PIC虚拟化
计算机系统有很多的外设需要服务,显然,CPU采用轮询的方式逐个询问外设是否需要服务,是非常浪费CPU的计算的,尤其是对那些并不是频繁需要服务的设备。因此,计算机科学家们设计了外设主动向CPU发起服务请求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中断。采用中断方式后,在没有外设请求时,CPU就可以继续其他计算任务,而不是进行很多不必要的轮询,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1] 在每个指令周期结束后,如果CPU关中断标识(IF)没有被设置,那么其会去检查是否有中断请求,如果有中断请求,则运行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然后返回被中断的计算任务继续执行。CPU不可能为每个硬件都设计专门的管脚接收中断,管脚数量的限制、电路的复杂度、灵活度等方方面面都不现实,因此,需要设计一个专门管理中断的单元。由中断管理单元接受来自外围设备的请求,确定请求的优先级,并向CPU发出中断。1981年IBM推出的第1代个人电脑PC/XT使用了一个独立的8259A作为中断控制器,自此,8259A就成为了单核时代中断芯片事实上的标准。因为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对其进行控制,比如当管脚收到设备信号时,可以编程控制其发出的中断向量号,因此,中断控制器又称为可编程中断控制器(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简称PIC。单片8259A可以连接8个外设的中断信号线,可以多片级联支持更多外设。8259A和CPU的连接如图5所示。图5 8259A和CPU连接片选和地址译码器相连,当CPU准备访问8259A前,需要向地址总线发送8259A对应的地址,经过译码器后,译码器发现是8259A对应的地址,因此会拉低与8259A的CS连接的管脚的电平,从而选中8259A,通知8259A,CPU准备与其交换数据了。8259A的D0~7管脚与CPU的数据总线相连。从CPU向8259A发送ICW和OCW,从8259A向CPU传送8259A的状态以及中断向量号,都是通过数据总线传递的。当CPU向8259A发送ICW、OCW时,当把数据送上数据总线后,需要通知8259A读数据,CPU通过拉低WR管脚的电平的方式通知8259A,当8259A的WR管脚收到低电平后,读取数据总线的数据。类似的,CPU准备好读取8259A的状态时,拉低RD管脚通知8259A。8259A和CPU之间的中断信号的通知使用专用的连线,8259A的管脚INTR(interrupt request)和INTA(interrupt acknowledge)分别与处理器的INTR和INTA管脚相连。8259A通过管脚INTR向CPU发送中断请求,CPU通过管脚INTA向PIC发送中断确认,告诉PIC其收到中断并且开始处理了。8259A与CPU之间的具体中断过程如下:1)8259A的IR0~7管脚高电平有效,所以当中断源请求服务时,拉高连接IR0~7的管脚,产生中断请求。2)8259A需要将这些信号记录下来,因此其内部有个寄存器IRR(Interrupt Request Register),负责记录这个中断请求,针对这个例子,IRR的bit 0将被设置为1。3)有的时候,我们会屏蔽掉某个设备的中断。换句话说,就是的当这个中断源向8259A发送信号后,8259A并不将这个中断信号发送给CPU。读者不要将屏蔽和CPU通过cli命令关中断混淆,CPU关中断时,中断还会发送给CPU,只是在关中断期间CPU不处理中断。8259A中的寄存器IMR(Interrupt Mask Register)负责记录某个中断源是否被屏蔽,比如0号中断源被设备了屏蔽,那么IMR的bit 0将被设置。那么这个IMR是谁设置的呢?当然是CPU中的操作系统。因此这一步,8259A将会检查收到的中断请求是否被屏蔽。4)在某一个时刻,可能有多个中断请求,或者是之前存在IRR中的中断并没有被处理,8259A中积累了一些中断。某一个时刻,8259A只能向CPU发送一个中断请求,因此,当存在多个中断请求时,8259A需要判断一下中断优先级,这个单元叫做priority resolver,priority resolver将在IRR中选出优先级最高的中断。5)选出最高优先级的中断后,8259A拉高管脚INTR的电平,向CPU发出信号。6)当CPU执行完当前指令周期后,其将检查寄存器FLAGS的中断使能位IF(Interrupt enable flag),如果允许中断,那么将检查INTR是否有中断,如果有中断,那么将通过管脚INTR通知8259A处理器将开始处理中断。7)8259A收到CPU发来的INTA信号后,将置位最高优先级的中断在ISR(In-Service Register)中对应的位,并清空IRR中对应的位。8)通常,x86 CPU会发送第2次INTA,在收到第2次INTA后,8259A会将中断向量号(vector)送上数据总线D0~D7。9)如果8259A设置为AEOI(Automatic End Of Interrupt)模式,那么8259A复位ISR中对应的bit,否则ISR中对应的bit一直保持到收到系统的中断服务程序发来的EOI命令。我们知道,中断服务程序保存在一个数组中,数组中的每一项对应一个中断服务程序。在实模式下,这个数组称为IVT(interrupt vector table);在保护模式下,这个数组称为IDT(Interrupt descriptor table)。这个数组中保存的服务程序,并不是全部都是外部中断,还有处理CPU内部异常的以及软中断服务程序。x86CPU前32个中断号(0-31)留给处理器异常的,比如第0个中断号,是处理器出现除0(Divide by Zero)异常的,不能被占用。因此,假设我们计划IVT数组中第32个元素存放管脚IR0对应的ISR,那么我们初始化8259A时,通过ICW,设置起始的irq base为32,那么当8259A发出管脚IR0的中断请求时,则发出的值是32,管脚IR1对应的是33,依此类推。这个32、33就是所谓的中断向量(vector)。换句话说,中断向量就是中断服务程序在IVT/IDT中的索引。下面就是设置irq_base的代码,在初始化时,通过第2个初始化命令字(ICW2)设置:commit 85f455f7ddbed403b34b4d54b1eaf0e14126a126KVM: Add support for in-kernel PIC emulationlinux.git/drivers/kvm/i8259.cstatic void pic_ioport_write(void *opaque, u32addr, u32 val){ … switch(s->init_state) { … case 1: s->irq_base = 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