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到底安全不安全?值得大家深思!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几天,一则男子趁女友熟睡翻开眼皮刷脸转账15万的消息引发大家热议。最终,男子黄某辉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人脸识别到底安全不安全?我们该如何更安全的利用人脸识别?戳下方音频,听1039新闻早班车的深度解读。
女子熟睡中被刷15万
28岁的黄某辉以还钱为由来到前女友董某家中,看到董某正在生病,于是主动做饭喂药。在被“贴心”的照顾中昏睡过去的董某怎么也没想到,一觉醒来,手机和银行卡里的15万余元已经被转移到别人的账户。原来黄某辉轻轻翻开熟睡中董某的眼皮,就实现了成功刷脸。近日,黄某辉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翻开眼皮,人脸识别也能通过?
人在睡眠过程中、眼皮被翻开,表情和面部特征和平时肯定不一样,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被人脸识别通过,转账成功。这人脸识别到底是怎么识别的,北京大学信息安全系教授胡建斌告诉我们,当前我国人脸和指纹这些生物识别技术一般“通过域值”不会做的太高,换句话说就是不那么精确。
胡建斌: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的一个分类,生物识别有一些生物特征, 比方说人脸识别它是用人面部的轮廓,脸的形状,眼睛、眉毛、嘴来构造的一个一个特征库,拿这个特征库去做比对。如果比例达到一定的域值,他就认为是这个人,就识别到这个身份。我们做身份识别它有一个度,度是什么?就是这个域值, 它构造的越精细,人脸识别的通过率就越低,一般我们不会把这个域值设的特别高,如果设置的特别高,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其实,因人脸识别带来的争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广东东莞一公厕取厕纸需要人脸识别,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好害怕哪天去厕所都要人脸识别,通不过不让上厕所。”“十步一刷脸,如厕也艰难。”
早在2017年,北京天坛公园的公厕里早已出现6台“人脸识别厕纸机”,如厕者“刷脸”才能取出60厘米至70厘米的厕纸。去年,北京一小区推出了人脸识别垃圾桶,识别出居民身份后,垃圾桶盖才能自动打开……
现如今,进小区刷脸、上班打卡刷脸、打车刷脸、贷款刷脸、上课刷脸……甚至注册个APP都要刷脸。“这张老脸是越刷越多,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密码泄露了可以换一个,这脸要是泄露了,可怎么换啊?”网友们如此感慨。
甚至,在浙江某地,有售楼部安装了无感人脸采集系统,用来区分购房者究竟是“渠道客户”还是“自然到访客户”。有看房者被逼无奈,戴口罩也会被抓拍,这才戴着头盔去看房;在全国,很多大学甚至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可追踪、识别学生听讲、发呆、睡觉、玩手机等上课状态……
小编通过梳理多地公开的报道发现,取厕纸、倒垃圾、乘车、课堂点名等近30种生活场景中都应用到了人脸识别。而据《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者使用过人脸识别;六成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则表示个人隐私或财产安全已因此遭受损失。
人脸成为钥匙,“一秒即开门”的便利方式确实节省住户出入时间,但在前期录入、中期使用与后期信息维护方面都存在较大隐患。在小区内收集住户人脸,因技术问题,常出现无法一次录入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新兴科技所应带来的高效率。在住户刷脸进入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无法识别”或因外界能见度低等原因无法一次识别,住户在进出过程中耽误过多时间,甚至造成进出口排队拥挤现象。其次,在物业收集住户信息与后续维护数据库时,无法全面保证隐私信息安全,如若发生信息大规模泄露,住户将承担无法预计的高风险。
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的新兴发展需要社会的接受与应用,但个体对人工智能接受与否也应被社会尊重。“蹭脸回家”一事的出现鲜明揭露数字融入生活的过程中,大众出现四类数字分层:主动拥抱、被动拥抱、主动远离与被动远离。以上分层都基于新兴技术发展未切实完善,个体对新兴技术的认同差异,而在时代发展洪流中,应以公众意愿为根本原则,切实深入地寻找各方受益的技术应用方案。既以“人面识别”便利“拥抱数字”群体,也应保留传统出入方式以关怀“远离数字”群体。
科学技术助人们搭上时代便利之车,也毫无疑问将人与科技之间的矛盾推向鸿沟天堑。与其偏执片面以“一刀切”方式强行将人们纳入科技“福泽”中,不如以互谅共情、多重方案淡化矛盾。“借芦苇的摆动我们才认识风,但风还是比芦苇更重要。”推本溯源,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得以使科技迸发,背后保障权利之风应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