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场景逐渐在我国多地“落地生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打开‘地图找楼’,武汉市武昌区115栋写字楼尽收眼底。这非常方便我们企业考察入驻。”日前,在武汉人才创新创业中心,一位在武昌区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谢非说道。这个能极大方便招揽企业考察入驻的“地图找楼”,是今年武昌区重点打造的十大智慧应用场景之一。
件件接地气,事事暖人心。武昌区十大智慧应用场景犹如“十指连心”,其核心离不开“智慧武昌”大数据中心项目的基础支撑。利企惠民十件小事的背后,更是武昌区如何创新驱动引领数字化治理的“智慧答卷”。
内练一口气:耗时3年建成大数据强基工程
“智慧武昌”大数据中心项目,因何而建?其实,这是城市社会治理迈入“智治”阶段的需要。
过去,由于制度层面缺位、不敢共享,认识不足、不愿共享,以及体系建设滞后、不能共享等问题,政务数据资源整合阻碍重重、异常艰辛。此外,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侧重于技术和管理,忽视了“技术”与“人”的互动、“信息化”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
由此导致了“信息烟囱”“数据孤岛”,公共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因而市民感知度较差、体验感薄弱。
“智慧城市发展所存在的痛点,如今正在变成‘智慧武昌’的亮点。”武昌区大数据中心负责人张吉军表示,“十三五”期间,带着加快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提高政务效能的重要使命和目标,武昌区大力建设“智慧武昌”大数据中心项目。
泰安市以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 " 智慧泰安 "、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建设。围绕全市政务服务 22 个改革创新项目,新泰市以 " 掌上办 " 为突破口,搭建起互联网端、移动端、自助终端 " 三端融合 " 服务模式,上线出租车从业资格办理等 11 类热门应用,市县两级共推出 530 项高频服务事项,26 类高频便民查询、12 类便民缴费及 190 余类电子证照同步上线,市县乡村 16.9 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可网办率达到 99%,可全程网办率达到 95%;新泰市深化 "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开发具有自助申报、全市通办等功能的 " 泰好办 " 自助服务终端,成为全省集成功能最全、首个延伸到社区的自助服务终端系统。
泰安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将以此次现场评估为契机,对照试点建设任务书和试点建设标准,在标准引领、市场化运营、应用场景打造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找准工作方向和突破口,突出抓好城市公共服务指挥平台、泰山超算中心和惠游泰山平台等,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总结提炼智慧城市特色元素,打造体现泰安特色的智慧城市样板,确保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接地气、见实效。
“城市大脑”是为助力城市信息化管理打造的数字化平台。城市管理者依托城市大数据,建设市情洞察、精准治理监测预警分析平台,实现城市各领域问题“直观看、轻松管、快速决”,切实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通过链通平安民勤、雪亮工程、智慧教育、明厨亮灶、平安乡村等2.1万余路视频监控,对全县各领域进行实时动态视频巡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王海瑞说。
据了解,民勤“城市大脑”还重点打造了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整合业务办理事项,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所办事项。同时,加快实施劳动保障业务网上申报办理,逐步推进税务、工商、环保等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企业受益”的原则,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让政务服务更温馨、更便捷。
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民勤“城市大脑”整合全县社会民生、环境环保、城市服务、能源资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行业部门信息资源,对各平台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高效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指挥调度,真正实现“平时的大数据交换平台、战时的调度指挥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