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前,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催动的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创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正逐渐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到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今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2035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率要达到90%。
12月6日,在第十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 2021)暨2021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大会上,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做“科技创新助力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主题演讲,并分享了腾讯利用20年数字技术积累构建“腾讯交通123能力圈”、与生态伙伴共建未来交通生命体的思考和实践。
做好数字化助手,共建未来交通生命体
在数字技术助力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过程中,正在呈现出“新网络、新需求、新融合、新方式”的四大新趋势。交通网要实现进一步的互联互通, 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要进一步提升。在客运方面,要打造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全国123交通圈”。在货运层面,要构建高价值、小批量、时效强的“全球123快货物流圈”。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统筹融合,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和能源网的融合以及区域交通一体化的融合,促进交通产业沿着安全、智慧、绿色和共享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在这过程中,互联网科技企业也正利用自身的数字技术积累和生态优势,积极助力交通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一家生态型互联网企业,腾讯拥有20余年的数字积累,在深耕消费互联网的同时,也正在积极拥抱和扎根产业互联网,助力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
1998年,在响应国家召唤、回国创业之前,李彦宏颇为“不务正业”地写了一本小书——《硅谷商战》,讲述在硅谷多年间,发生在李彦宏身边的商战故事。当时国内对于硅谷的高科技发展史、竞争史非常关注,也有很多报道,但罕有以第一视角和亲身经历来讲述这些重要历史事件的作品。李彦宏恰好有这样的条件,同时又觉得介绍硅谷的发展,对于中国高科技行业寻求跨越式赶超或许有所借鉴,所以即使当时非常忙碌,但还是抽空完成了这本小书。这也是李彦宏在国内第一次正式出版个人专著。
虽然当时已经接触了大量计算机相关的信息,但李彦宏还是选择了以书为载体,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信息载体里,书的信息密度更大、对事实和知识的表述更为系统和严谨。而与之相应的,是当时国内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知识(信息)体系,以及人们获取信息的不平等和不便捷。
这种状况也更加坚定了李彦宏创办百度的初心,那就是让人们更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而后的20年,搜索引擎果然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使用知识的方式;百度也从最初的信息检索,进化出了当今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果然是“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用知识沉淀思考,以期对时代的发展或多或少起到一些正向推动的作用,这可能才是李彦宏的初心所在。
为了推动新技术在智慧公路的深化运用,今年的智慧公路主题赛还下设毫米波雷达专项赛。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为什么要设置这一专项赛?
据介绍,毫米波雷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检测手段,它能弥补视频设备在特殊气象条件下对车辆探测的不足。
简单说,就是在雾了、雨了、夜深了,高速公路的视频识别和数据采集困难重重。这时就需要自带“触觉识别”本领的毫米波雷达来帮忙。
而举行毫米波雷达专项赛,则可以检验视觉识别、触觉识别能否打造出智慧交通与自动驾驶所需的精准感知能力,能否共同构建智慧公路的数据底座,为智慧公路“大脑”的运转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以参加专项赛的广州交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与交通事件检测”项目为例,它的技术亮点是可以探测到检测区域内所有车辆的位置、速度信息,特别适合全天候侦测超速行驶、异常停车等交通异常事件并自动报警。
而获得本次毫米波雷达专项赛一等奖的团队,其毫米波雷达具有“看得远、看得准、分得清“的特点,探测距离高达900米,探测精度优于0.07度,空间分辨度优于0.5度,可对高速公路上的抛洒物、入侵物、隧道等复杂场景的多目标有效分离。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自动驾驶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主任张纪升表示,从专项赛参赛项目和结果来看,业内许多企业在毫米波雷达技术研究上有长足进步,基本具备进入产品化安装实用阶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