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始自上世纪60-70年代,其核心是围绕享受医疗服务的人,将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如医院、专家、社会保险、社区医疗、药品供应厂商等整合起来,同时将医学影像系统和医疗信息系统等全部临床作业过程纳入到数字化网络之中。对整个医疗过程信息的采集、保存、传输和处理,并加以管理、数据挖掘并形成临床判断与决策支持,包括临床诊疗过程数字化、医院业务管理数字化、医疗设备数字化、医院建筑智能化、以及公共数字化服务平台,涉及医疗机构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麻醉科等众多科室;随之相应的应用则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lS)、科室管理信息系统(CIS)、电子病历(EMR)、电子健康档案(HER)、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远程医疗、甚至“云处理”在医疗信息领域的应用等。
5G具有高通量、低时延的特点,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全面应用和智慧医院建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5G远程医疗能够将特色诊疗技术下沉基层,提高基层医生诊疗能力,让患者在本地得到有效治疗。5G发展和智慧医院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5G通讯属于起步阶段,对医院而言医疗装备的5G化是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医改公益性,坚持医工结合、产学研相融合的发展策略,从医生和患者需求角度开拓智慧医疗应用,平衡发展和监管,促进新业态和新技术的发展。
根据2020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数据,2019年全国电子病历评级平均分为2.08级,其中三级、二级医院的平均分分别为3.11、1.59级。在电子病例评级政策的带动下,我国电子病例系统建设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此外,根据产业调研,国内大量医院出于效率提升的考虑,对电子病例系统的建设明显超出政策最低要求。据测算,若全国三级/二级医院电子病例建设提升到5/4级,将分别带来580/220亿市场增量。
2021年底全国范围投入使用医保信息平台,将带来大量医疗信息化系统改造需求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持续推动全国医保信息化发展。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医保信息平台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各省医保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与国家医保平台的对接,平台有望于2021年底在全国范围投入使用。
医院全面接入医保信息平台,将带来医院端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流程、嵌入DRGS模块等系统改造,进一步为医疗信息化行业带来业务需求。3、2020年10月出台政策试点“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互联网医疗模式持续推广,将进一步带动医疗IT改造需求,在国内,百度、阿里、腾讯、中国平安、京东、华为等各大企业都纷纷开始整合医疗资源,积极进行医疗产业战略性布局,很多医院也在改进运营模式,引入智慧医疗体系。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430亿元。全球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16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
互联网医疗的目的就是达到便民惠民,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政务共享服务更惠民、检查检验服务更简便。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以及卫生部主持的国家金卫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我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随着老百姓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需要为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所以,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递流程的简化,医疗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医院,才能支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大力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