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能时代,让智慧医疗更好服务群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公立医院正在通过数字化的理念、方法及手段,从“信息化”转向“智慧化”,并迈向高质量发展。近日,新华网联合浙江省医院协会,深入省市县多家公立医院调研,解码浙江省公立医院数字化改革的创新实践和阶段性成果。
看病、配药,不再需要携带社保卡;取报告、开发票,手机上一键搞定;挂号、支付、取药,不用排长队……在浙江,这样的场景已屡见不鲜,“智慧医疗”新模式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瞄准民生小切口,医院数字化改革正在为市民就医纾困解难,为群众带来更高效率和更好的服务。
“数字化转型”变革下的智慧医疗建设,给百姓就医带来了更大便利。如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开始让医院开始思考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前不久,杭州市拱墅区东新街道东新园小区由于疫情管控,小区的居民全都隔离在家,让需要定期配药的居民张大伯很是着急。小区志愿者、住在该社区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医生刘家远知道后,通过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短短几分钟,就开好了电子处方,患者在线医保支付,药物配送免费快递上门,解了张大伯的燃眉之急。
带来“手指点点”就能实现就诊的杭州市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于今年11月15日上线。患者只需打开微信,搜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点击菜单栏里的“互联网医院”,就可以进入“互联网医院”界面。在这里,患者可享受到互联网在线问诊、复诊开药、慢病随访等线上医疗服务。
“长宁区医疗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也揭牌,将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机会为契机,构建长宁区医疗人工智能汇聚融合新环境,更好助力“健康上海 健康中国”。
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建设医疗人工智能服务能力中台,以智能语音处理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医疗智能化应用探索,围绕患者全流程就医服务,为患者“诊前”、“诊中”、“诊后”AI智慧就医应用赋能。
在病患智慧服务建设上,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便捷就医服务闭环,为高龄老年患者提供全流程、无障碍的就医体验。
在医生智慧医疗建设上,加强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技术在临床各医疗业务场景深度应用,进一步提升医生服务效率,提高医疗质量。
此外,还将构建区域医疗智慧一体化建设区域医疗,打破医院围墙壁垒,打造区域预防-保健-诊疗-康养一体化移动在线协作网络,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
这一系列合作规划,将向公众提供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医疗应用场景及延伸应用,构建优质、便捷、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服务,推动长宁区智慧医疗产业一体化建设。而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的组建,则在探索全新医疗人工智能联合共建、构建医疗人工智能应用、孵化5G与智慧医疗产业一体化结合等方面,加快推进“医疗人工智能”在长宁医疗机构的落地运用,为长宁构建行业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新一代医学智能健康服务体系,从而为辐射大虹桥与上海西部门户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嵌入TTS语音搜索引擎技术,使系统能够同步、清晰和准确的发音,支持患者和医生姓名呼叫,支持中文、英文和数字的语音合成,并将页面信息、文本信息直接合成为语音信息;合成语音的语速可调节,并且支持句中个别字、词的语速可独立调节,实现对同一诊区内的各个喇叭进行独立控制,即同一诊区内的各个喇叭可同时广播相同内容,也可广播不同内容。
武汉星际互动智慧医疗系统已成功实施了湖北省人民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市江岸妇幼、随州曾都医院、英山医院、广东恩平保健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德宏友谊医院、宁夏儿童医院、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众多医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