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概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一阶段:以语言为主,通过人力、马力、烽火等原始手段传递信息。第二阶段:文字、邮政。(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手段)第三阶段:印刷。(扩大信息传播范围)第四阶段:电报、电话、广播。(进入电器时代)第五阶段:信息时代,除语言信息外,还有数据、图像历史通信(Communication)作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1873年马克斯韦尔的电磁场理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开辟了电信(Telecommunication)的新纪元。 1906年发明电子管,从而模拟通信得到发展。1928年奈奎斯特准则和取样定理。1948年香农定理。 20世纪50年代发明半导体,从而数字通信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明集成电路。 20世纪40年代提出静止卫星概念,但无法实现。20世纪50年代航天技术。 1963年第一次实现同步卫星通信。20世纪60年代发明激光,企图用于通信,未成功。 20世纪70年代发明光导纤维,光纤通信得到发展。
历史人物贝尔(1847-1922),英国人,1868年在伦敦工作。1871年,去波士顿工作。1873年,任波士顿大学教授。1875年,发明多路电报。1876年,发明电话。一生曾获许多专利。妻子是一位聋人。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人,1894年,在父亲的庄园试验。1896年,去伦敦。1897年,建立无线电报公司。1899年,首次实现英法无线通信。1916年,实现短波无线电通信。1929年,建立世界性无线通信网。曾获诺贝尔奖金。曾参加法西斯党。
数据通信历史数据通信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随着计算机的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大多是以一台或几台计算机为中心,依靠数据通信手段连接大量的远程终端,构成一个面向终端的集中式处理系统。60年代末,以美国的ARPA计算机网的诞生为起点,出现了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异机种计算机通信网,从而开辟了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新领域——网路化与分布处理技术。70年代后,计算机网与分布处理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从而也推动了数据通信的发展。1976年,CCITT正式公布了分组交换数据网的重要标准——X.25建议,其后又经多次的完善与修改,为公用与专用数据网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70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推异机种系统的互连,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并于1984年正式通过,成为一项国际标准。此后,计算机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即按照这一模型来进行。
脱机数据传输是简单地利用电话或类似的链路来传输数据,不包括计算机系统。这样一条链路两端所使用的设备不是计算机的部件,或至少不是立刻把数据提供给计算机处理,即数据在发送或接收时是脱机的。这种数据通信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和简单。
远程批处理一词适用于这样一种方法:采用数据通信技术来使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在地理上远离按批处理模式处理它们的计算机。
联机数据收集指的是用数据通信技术来向计算机即时提供刚产生的输入数据这种方法。数据于是存储在计算机里(比如磁盘上),并按预定时间间隔或者根据需要进行处理。
交互式系统顾名思义,是为用户提供从计算机提取信息的功能。询问功能是被动的。也就是说,它不修改所存储的信息。提问可以很简单,例如:“检索员工号码为1234的记录”也可以是复杂的。这类系统可能要使用能产生硬拷贝和(或)可视显示的终端。
实时系统是这样一类系统,其中计算机系统是在动态情况下取得和处理信息,以便可使计算机采取动作来影响正在发生的事件(比如在过程控制应用中)或者可通过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准确且不断更新的信息来影响人(操作员),比如在预售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