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机器人迎来发展机遇,手术机器人已投入使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医用机器人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一、医用机器人的发展机遇
医用机器人,特别是手术机器人被称为机器人领域的“高富帅”。作为高度技术密集型机器系统,其研发需要工程、器械、医学、信息等领域跨界合作,投资大、研发周期长。伴随着硬件产品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医用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呈并进之势。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服务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诊治和公众生活。
从大的领域来看,医疗机器人属于医疗器械。这方面我们国家的宏观形势非常关注,从国家中长期规划、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等等,都提出了关于高端医疗器械的发展。
1、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从过去的组织器官发展到细胞和分子层面,已经发展到整体和系统的方面。研究也开始从各个角度开始进行,包括生物、环境、人的心理、社会和大的社会工程方面。
2、从多学科交叉的融合与渗透
当前的科学和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认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壮大。
3、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手段不断出现
诊断方面,过去看X光发展到CT、核磁现在到分子诊断。治疗方式方面,从过去的手术包括治疗、吃药,发展到微创,以及到基因诊断。
4、新技术推动医学新的发展方向
而从大的健康领域来看,不仅仅是看病、吃药的问题,而是从预防、预测、个性化诊疗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都为这个领域提供了很好的变化。
中国制造2025包括十个领域,过去的“生物医药”,发展到现在的“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这里面很大一块是医用机器人、高端的医疗器械。高档数控与机器人领域中,也讲了医疗机器人将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手术机器人花开临床
精准定位脑血肿位置,抽吸快速清除;对不适合药物治疗的帕金森患者实施微创治疗;对功能性颅脑疾患如三叉神经痛进行治疗。目前,一款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手术机器人在北京天坛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已使用一年多,辅助实施手术超过百例。
“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微创手术创口仅两毫米,系统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手术平均30分钟,且在局部麻醉情况下完成。患者术后观察1天~2天就可以出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王田苗教授介绍,这款手术机器人由虚拟手术规划软件系统、实时摄像头标定算法和自动机械臂三部分组成,可以分别比做医生的脑、眼、手。借助机械臂末端的操作平台,医生可以实施活检、抽吸、毁损、植入、放疗等12类操作,用于脑出血、脑肿瘤、帕金森、癫痫等近百种疾病的手术治疗。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天智航合作开发的骨科机器人在全国20多家医疗机构安装30多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截至2017年12月,已累计完成3700多例手术。
据了解,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研发团队,联合北京、深圳、重庆、苏州等地医院研发的多型手术机器人,诸如腹腔微创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介入系统等已进入临床试验。
机器人手术在临床上正遍地开花。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二科刘荣团队走得比较靠前。今年3月18日,他们迎来了机器人肝胆胰手术突破2000例。
最后,小编诚心感谢大家的阅读。你们的每一次阅读,对小编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和鼓舞。最后的最后,祝大家有个精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