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中国移动利用5G基站实现单基站低空探测半径达到1000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22年1月13日,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北京移动在北京延庆进行了全球首次利用5G基站探测低空无人机的产品原型测试和技术方案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单基站低空探测半径达到1000米。本次基于5G基站低空探测技术的验证将为低空无人机的安全监管技术提供全新思路和重要技术创新。
随着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无人机在消费领域的普及,低空飞行安全也成为国家空域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包括空军、民航、公安在内的主要管控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要求在逐步开放空域的同时,必须加强低空飞行的监管与反制能力。在即将开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前期准备中,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低空无人机反制演练,保障重要活动期间的低空空域安全。当前无人机探测主要使用低慢雷达、无线电监测等技术,但是存在成本高,电磁污染大、信号盲区等问题。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基于5G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利用5G基站海量部署优势,实现通过5G基站进行低空无人机的有效探测,该技术相比于传统无人机探测技术有着大范围连续覆盖、低成本、易部署等多方面优势,可为低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监控手段。本次基于5G基站的无人机低空探测验证表明,单基站对无人机探测半径达到1000米,多基站可以无缝连续探测,对无人机目标探测精度可达到米级,单个基站可以对1280个目标同时进行跟踪探测。
2021年11月,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在中国移动全球伙伴大会上透露,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建成5G基站超过56万个,规模为全球最大。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2022年,中国移动将确保基本实现全国乡镇以上5G连续覆盖,以及重要园区、热点区域、发达农村的有效覆盖。
中国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此前曾介绍称,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5G基站数达115.9万个,5G终端连接数达4.5亿户。中国移动占据过半份额。
应用方面,杨杰表示,依托5G网络,中国移动将推广高品质、有价值、可复制的产品应用,提升信息服务供给质量,并赋能“数智化”生产,打造可靠稳定的5G专网。他提及,中国移动将加强生态合作,面向工业互联网等18个重点垂直领域拓展5G行业应用。
在政企论坛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提到了TO B业务的具体表现。他表示,截至10月,中国移动集团客户数1700万,物联网连接数超10亿,云视讯用户数超千万。移动云收入同比增幅达133%,公有云排名第8,政务云排名第3。5G DICT签约超180亿,打造200个样板房。政企收入不断攀升,整体收入超1300亿,连续多年增速超20%。
C端业务层面,据中国移动方面介绍,目前中国移动共发展5G套餐客户3.6亿户、终端客户2.5亿户。中国移动宽带用户规模已超2.3亿,宽带电视用户规模超1.7亿。同时,智慧家庭领域实现突破,路由器年销量超过2600万、安防设备年销量超1600万、语音遥控器年销量超3000万。
中国移动预测,2022年,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80%,5G潜在换机客户超4.3亿,即将突破5000亿元的家庭市场,全屋智能、智慧社区、健康养老、泛安全将是家庭市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在终端市场,中国移动提出目标,在2022年将力争实现5G终端用户突破4亿、家庭物联网连接数超3.7亿;销售泛终端超过6000万部(其中手机2500万部),实现泛终端销售收入破千亿;发展HDICT客户超4000万,助力中国移动家庭市场收入超千亿元。
业绩方面,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运收入为人民币6486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2.9%;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729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0%;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872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9%。
2021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在致辞中表示,截至目前,中国移动5G基站已超过56万个,规模全球最大;中国移动获5G专利3300件,稳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
董昕表示,近年来,中国移动主动融入、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构筑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积极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截至目前,5G基站超过56万个,千兆光纤覆盖超过1亿户,数据中心机架超过108万架,智慧中台汇聚共性能力超过230项。创新运营“信息高铁”,满足数智化生产生活需要。发展5G套餐客户3.6亿户、终端客户2.5亿户。落地5G行业应用“商品房”超过5000个,推出移动云产品220款。咪咕系列产品用户超过8.7亿户。完善“一体四环”研发布局,研发机构超过10家,运营5G开放实验室28个。牵头5G国际标准项目134个,获5G专利3300件。
董昕表示,各行各业和社会大众对数智化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移动将对标世界一流,放眼信息服务,瞄准科技创新。建设好“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构筑好“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助推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