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已成为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一大看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国内医疗信息化产业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围绕医疗服务、卫生监管、医保管理多个医疗产业环节数字化需求,形成了以医院信息化、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互联网医疗、物联网医 疗、医疗大数据&AI、医保信息化、药品信息化为核心的信息化产品体系。其中,医院管理 信息系统(HIS)和临床信息化系统(CIS)分别聚焦医院管理与诊疗环节信息化需求,同 时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AI 等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落地,共同形成院内信息打通。
区域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聚焦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通过连接医疗机构、疾控、医保、 药品等信息实现医疗卫生数据打通,形成院外信息交互;医保信息系统从国家级、省级、 统筹区级三级进行医保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医保经办、异地结算、基金运行审计、宏 观大数据决策等各类功能模块实现医保基金管理闭环;药品信息系统覆盖药品器械的监管 追溯、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药店管理等多个环节,提升药品的管理及生产经营效率。
近年来,在新冠疫情暂时不能完全控制、地域性疫情不确定爆发扩散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也是处于一个刚需、时不我待的风口,各互联网大咖争相往互联网医疗方向投入,阿里,京东,百度,腾讯,美团,快手,也有医生社区以及互联网医疗平台稳步发展,比如: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在线等。
互联网医疗再怎么发展也离不开传统医疗机构,需要实体医疗机构的配合,因此就有了一个(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的构想,线上经济与传统医疗行业的碰撞与融合正在加速。不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早已成名的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已成为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一大看点。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医疗信息化行业下游客户主要是各级医院、卫生管理部门及医保管理部门,由于国内医疗 体系目前仍以公立为主,政策导向对行业发展有比较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 行业下游采购方主要由各级医疗机构、各地卫健局、各地医保局三大类主体构成。医疗机 构的信息化建设以公立医院为主,截至 2019 年,公立医院在三级医院中占比 87%。公立 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国家投资建立,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采购行为受政府强监管。卫健端的信息化采购聚焦区域医疗信息化系统建设,医保端的信息化采购则聚焦医保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这两大采购主体均 属于政府机构,投资的政策驱动性明显。
医疗数据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简化接口方式:从存储过程、视图、动态链接库、Socket API中间库等简化为MQ消息、Web服务两种方式,从而有效减少业务系统的直接压力,其中降低最明显的是HIS系统的压力;前端一线的业务系统之间的直连变成与消息平台的订阅,使业务系统间的交互,尤其是扩展系统得以快速简便上线。值得一提的是,医疗数据中心不仅要解决医疗信息收发的问题,还要让这些信息数据为我所用。为此,北医三院的医疗数据中心建设中特别注意了两点:一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二是与大数据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
医疗信息化正是发展的火热期,将来蓝图可期,互联网医疗行业前景可人,有志在中国互联网医疗建设中大展身手的同学可以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