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国政府出台相应扶持计划,以支持国内半导体制造产品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商务部发布芯片调查报告:芯片供应链仍然脆弱,需求远超供应
商业密码1月26日(邵峰)近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发布一份芯片调查报告,根据报告显示,一些依赖半导体的制造商的库存量已降至不到五天,这是计算机芯片短缺程度的最新迹象。
该报告基于去年美国商务部要求生产和使用半导体的企业提供信息的150多份回复,发现制造商持有的芯片供应量中值已从2019年的40天下降到不到5天去年。
报告称,供应有限意味着海外生产中断——例如天气或新的传染病疫情——可能再次导致美国工厂关闭和工人休假。它指出,“关键行业”的库存甚至更小。
报告称,半导体供应链仍然脆弱,需求继续远远超过供应。
因为天气或新的传染病疫情引发全球芯片供应紧缩导致汽车、iPhone、洗衣机等出现短缺,在某些情况下还导致价格上涨——而此时消费者对科技设备的依赖程度从未如此之高。去年,由于芯片短缺,通用汽车的大部分工厂被迫暂时停产,许多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削减了生产计划。
预计这个现象要在2022年底才会好转,目前6个月内该问题不会消失。
芯片供应链中最大的瓶颈是半导体制造厂的产能,称为“晶圆厂”,这个问题不容易快速解决。不过,一些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作出贡献。英特尔、台积电和Global Foundries均已宣布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新工厂,其中包括在美国的多个工厂。就在上周,英特尔宣布计划再投资200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以外建立一个芯片制造厂。
全球各国政府相应地出台扶持计划,以支持国内半导体制造产品的发展。
目前半导体芯片产品的供应挑战最为严峻,包括用于汽车、医疗设备和其他产品的“传统逻辑芯片”,以及用于图像传感器的“模拟芯片”。如果继续缺乏,这些核心设备将面临停产问题。
半导体芯片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困扰的经济问题,但还有一些半导体公司或者企业利用紧缺现状趁机抬高价格,人为造成恐慌,进一步刺激问题的扩大。对于垄断芯片的企业或这个人,各国也先后出台的不同的打击手段。但目前看收效甚微,毕竟该芯片属于市场经济,只能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节,行政干预的手段见效甚微。
但因为此次的半导体危机,也变相地推动各国的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成长速度远超平日的水平值。加上大力投产芯片产业基地,相信在2023年应该能缓解芯片短缺的问题,但到时候将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相信经过此次事件后,芯片技术将成为各国的战略资源,就是在后面产能过剩的时候,为了保持自研的能力,也会保持自己国家的技术发展。
1月25日电 美国商务部25日公布的一项针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主要企业有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仍然脆弱,芯片供应短缺状况仍将持续至少6个月。
美国商务部从全球150多家半导体生产商、用户和中间商索取的信息显示,2021年用户芯片需求中位数较2019年增长约17%,但供给并未相应增长。同时,大部分半导体生产设施的产能利用率已达90%以上,这意味着必须建设新的生产设施才能增加芯片供应。数据证实芯片供需存在严重、持续的不匹配,受访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内这一问题难以解决。
信息还显示,关键芯片的用户库存中位数已从2019年的40天降至2021年的不到5天。美国商务部表示,这意味着如果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得外国半导体工厂停产哪怕仅几周,就可能进一步导致美国制造企业工厂停产和工人暂时被解雇。
受疫情和芯片供应短缺影响,去年美国多家汽车制造商工厂曾被迫停产或减产。美国商务部去年9月发出通知,要求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主要企业在45天之内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库存、产能、原材料采购、销售、客户信息等。美国商务部当天公布的信息显示,受访企业认为半导体产业的主要供应瓶颈在芯片工厂产能不足,其他瓶颈包括缺乏半导体原材料、电子组装部件等。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当天发表声明说,半导体供应链仍然脆弱,美国国会必须尽快批准拜登总统提议的投资520亿美元加大国内芯片研发制造的方案。她声称,考虑到半导体产品需求激增和现有生产设施已被充分利用,从长远来,解决半导体供应危机的唯一办法是重建美国国内制造能力。
美国商务部表示,对半导体芯片生产商和客户的调查显示,由晶圆产能引发的芯片短缺将持续存在。该部门将“在未来几周内与行业合作,解决供应链特定节点存在的问题,例如异常的高价等”。
2021年秋季,美国要求150多家芯片供应链相关企业自愿提交芯片数据,以确保供应链的透明度。1月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一份基于这150多家公司信息的芯片行业调查报告。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告诉记者,这项调查“没有多少好消息”。
雷蒙多表示,“2021年对芯片的需求很高。”并补充说,目前的需求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约20%。调查显示,“芯片供需存在明显的、持续的不匹配”,这些公司认为在未来六个月内将无法解决芯片短缺的难题。
中国汽车行业关键芯片基本都依赖进口,进口渠道风险对国民经济存在“致命影响”。此外,我国芯片依赖进口问题严重,经销商囤积芯片现象普遍。
依靠进口芯片“供应链”能撑多久?
芯片也常被称为集成电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我国2020年8月出台新政策,对芯片行业在税收、投融资、研究开发等多方面提供扶持。今年12月7日,《人民日报》称,集成电路在2021年1月至10月产能增加40.2%。
我国在芯片制造上的实力到底如何呢?11月23日,新华社报道承认,中国的汽车芯片多用于车身电子等简单系统,而先进传感器、车载网络、三电系统、底盘电控、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系统芯片,基本全部依赖进口。报道还称:“随着全球经济合作态势日益复杂,进口渠道风险对汽车产业和国民经济存在致命影响。”
中国工业汽车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在2021中国汽车论坛(6月17日至19日)上披露: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
中国芯片高需求 进口一直有
汽车芯片是汽车制造业重要元件,从应用的角度看,小到汽车胎压监测系统、摄像头,大到整车控制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都离不开芯片。一辆普通汽车需要芯片二百多颗,新能源汽车则至少需要500颗。
数据信息公司EMIS发布的《中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第三季度),我国第二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劲。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6.2万辆,同比上涨183.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上涨99.7%。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大,因此推动芯片需求继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