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闪退”科创板引热议,加码研发投入!3亿成立半导体公司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去年曾因“闪退”科创板引发市场热议的联想,最近却“悄悄”成立了半导体公司——鼎道智芯(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对于芯片投入,此前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公开表示,不排除自研芯片的可能,也不排除合作可能。
3亿成立半导体公司
天眼查显示,1月26日,鼎道智芯(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位于上海自贸区内,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贾朝晖,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硬件开发等。
股权穿透图显示,鼎道智芯由联想(上海)有限公司100%控股,香港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间接全资持股成为该公司的疑似实控人。
值得注意的是,贾朝晖除担任该半导体公司法人和执行董事外,也是联想集团的高级副总裁,他在个人电脑市场的竞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带领团队推出全球首款 5G 电脑 Yoga 5G,以及全球首款折叠屏电脑 ThinkPad X1。
据联想官方此前透露,自成立以来,联想已经投资了多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芯片公司,涉及AI、手机、自动驾驶、IoT、5G等领域。如联想集团旗下的联想创投曾投资寒武纪、思特威Smartsens、芯驰、华兴半导体、中科物栖、锐思智芯、苏州慧闻、昂瑞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驭光科技等公司。
此外联想控股也通过旗下的君联资本、联想之星进行芯片布局,如君联资本曾投资展讯通信、谱瑞科技、富瀚微、艾派克等公司,联想之星曾投资灵明光子、驭光科技、博升光电等公司。
“闪退”科创板引热议,加码研发投入,去年10月,联想曾因“闪退”科创板引发市场热议。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硬科技”属性明显的科创板来说,主要靠“买技术”的联想缺乏关键性技术,并不能与之百分百契合。如联想集团当前近九成业务收入来自智能设备业务,且都是电脑组装、移动设备(手机)等科技含量不高的业务,此外,联想集团掌握的温水液冷及热回收技术、触控板键盘输入技术等,几乎都是非关键性技术,而核心部件如芯片、处理器等则需要外部采购。
招股书显示,2018/19财年、2019/20财年、2020/21财年,联想集团收入分别为3423.83亿元、3526.76亿元、4116.2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47亿元、55.94亿元、86.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3%。近三个财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02.03亿元、115.17亿元及120.38亿元,看似研发投入较高,但是研发费用占比却只有2.48%、2.63%、2.39%。而根据2020年年报数据,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与营收之比中位数为9%。
因此,对于联想来说,要想成功登陆科创板,或许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增加自研比例。
在此之前,联想与集成电路行业已经有不少交集,旗下三大投资公司联想创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已经累计投资业内23家芯片公司,寒武纪、思特威、展讯通信、比亚迪半导体、灵明光子都包含在内。
联想也曾于2021年9月份的联想科技创新大会上,推出了LA2智能嵌入式控制器产品,一度引发业内热议。
更早之前,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在联想的一次财报会上表示过,不排除自研芯片的可能,也不排除合作可能。
如今,联想下注3亿元成立半导体公司,看来已经是做好自研芯片的准备了。
关于做芯片,联想终于被“骂醒”了。
1月26日,由联想100%控股,名为鼎道智芯(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信息显示,鼎道智芯为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总注册资本为3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的设计与销售,以及半导体科技领域内的多项业务。法定代表人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IDG消费业务&领先创新中心总经理贾朝晖。
实际上,仅仅不到3年之前,杨元庆还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联想没必要做芯片或操作系统,要安于自己的角色。但或许是因为汹涌的舆情,又或许是因为科创板折戟,以及近期司马南的硬核对刚,最终,联想做了这一决定。
从1994年到2022年,联想重拾芯片业务整整耗费了28年,这期间联想经过了历经“誉”与“谤”,当年的科技企业标杆也早已被科创板“一日游”拉下神坛,柳传志与杨元庆也屡屡被舆论抨击。
迟疑28年,联想究竟还能否在芯片领域掀起波澜?
联想做芯片这件事儿,其实并不新鲜。
早在1988年,还在创业初期的联想就已涉足芯片研发,不过,彼时的联想芯片并没有觉察到芯片的应用前景,大部分的精力还专注于汉卡和后来的电脑业务。时任联想总工倪光南在后来的某次采访中表示,1988年联想开始实验试制,最终证明至少是可以做集成电路的设计,而且非常成功,回报率也很大。
然而,后来的事情却没有朝着倪光南的设想方向发展,甚至联想也开始脱离其预想的发展轨道,而这一切都要从1992年说起。
那一年,倪光南提出的联想激光打印机项目,获得了时任总裁柳传志的支持,北京联想R&D的孙祖希、徐非、刘洪等开始开发用于联想汉字激光打印机的ASIC芯片LXCG9000。也正是从这款激光打印机开始,联想在与HP等外国大公司的竞争中发展起来,后来成为国内激光打印机的第一品牌。
到了1993年,倪光南院士根据联想在各项产品中应用自己开发的专用集成电路所获得的经济与技术优势的经验,提出了建立ASIC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方案。为此,他多次出国调查国外的IC设计企业的运作管理经验。
为了能将芯片业务做起来,倪光南开始四处奔走,积极寻找合作伙伴。1994年4月,联想、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长江集团签署了《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合作意向书。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陈至立亲自接见了三方负责人,表达了上海市的全力支持。
但倪光南的乐观和上海市的支持却意外地遭到了柳传志的冷脸,正当联合设计中心准备就绪,柳传志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当年6月份,柳传志突然给倪光南和另一位联想的负责人写了一张著名的“200字便条”。在便条中,柳传志首先肯定了“建立设计芯片中心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应该积极推进的”,但同时也提出了质疑:
一是“要有销售市场”,并认为“由于我们自己销售板卡,所以此项具备”;
二是“要能引进最先进技术”,他认为“目前无把握”;
三是“要有得力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形式”,他认为“这条,目前尚无较可行的解决方向”;
四是“有资金条件和高水平的开发人员”, 他认为这“经过努力后有可能做到”。
总之,柳传志认为“目前条件尚不具备,特别是第三条”,“我本人意见不同意仓促合资”。但并不服气的倪光南,认为是钱的问题让柳传志心生疑虑,于是他决心再试试。广大网友纷纷吐槽联想的这一个举动是在出风头,转移视线,妄图想用这笔投资掩盖过去的问题。要知道,联想事件到现在还没有满意的答复,而联想却在这个关键时刻,高调宣布自己要造“芯片”,怎能不引起社会公众对其的一番联想?联想开始投钱搞芯片,仅仅才3个亿,要想打造出自有CPU芯片,是远远不够的。
以联想的德性,拿3亿,玩“打磨”芯片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联想而言,3亿元做一次危机公关处理,值了!但是,搞技术研发是需要大量时间的,还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才支撑。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只是一家组装电脑的公司,毫无技术积累,拿什么去研发“芯片”?且不说,联想这3亿元,实在是太少了,还没有杨元庆的两年年薪多,单单就凭3亿元去突破西方的卡脖子行为,估计是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为联想的这一举动感到一丝温暖,毕竟,作秀也应该鼓励,联想能为国家做点实事正事,总算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