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冬奥看机器人技术趋势:安全、灵活、复合是关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社
2022年北京冬奥会由火炬传递开始,便向世界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黑科技”实力。除了首次、并且在水下采用机器人进行火炬传递,严格的防疫准备下,冬奥会赛场内外采用的多类型机器人更成为本届赛事一大出圈亮点。从智慧餐厅里的烹饪机器人,能够制作咖啡鸡尾酒的机械臂,到媒体中心里的物流机器人,公共区域大众熟悉的消毒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等。冬奥会上的机器人展现的另一面,是协作移动机器人由典型工业场景向更广泛领域拓展的集中体现,而这其中不乏值得业界关注的自动化技术与部署考量。
人机安全交互,九大技术功能是根本
送餐、送物、引导、消毒、清废,冬奥上的协作移动机器人主要作为服务机器人出现,需要和参赛者及工作人员稳定交互,而安全特性是所有与人类一起工作的机器人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尤其在奥运会这样高度动态的环境中。
保证较高安全水准,协作移动机器人需满足几点根本要求。技术方面,机器人需实现紧急停车、区域切换、人员检测和超速检测。而功能方面,则应做到区域屏蔽、安全限制速度、安全保护停车、移动能力和系统紧急停车。
MiRAMR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稳定运作
以近年来发展迅猛的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自主移动机器人(AM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技术为例,作为内部物流机器人,它具备了360度视场,不受光线
和尘埃影响,准确探测0-1700毫米高度区间的任何障碍物,进而通过上述四大技术和五大安全功能,保护周围人员的安全。
场地复杂多变,无路轨易操作成就灵活适应力
服务于奥运会的协作移动机器人,面临着十分多元的场地与室内环境。它们不但需要完成水平移动,更要垂直移动,上下不同楼层,抵达指定区域。这意味着机器人要具备主动认识环境、快速熟悉路线的能力,从而根据每日工作变化,适应新任务。
MIRAMR能够自主导航搭乘电梯
相较传统依靠二维码或路轨移动的机器人来说,具备自主导航能力的协作移动机器人更灵活、更具优势。AMR便是这一技术要求的代表。导航导引能力决定了运输类机器人的搬运效率,透过激光/视觉导航的MiRAMR,可以通过工作场景中的自然环境进行定位和导航,无需为其调整或改变场地物理环境,柔性极高。
此外,简单的操作系统也意味着MiRAMR能够快速接受并适应新任务,不会带来较长的停机时间,适应力卓越。
手脚眼并用,开放复合让机器人“秒变”全才
冬奥会对不同类型机器人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协作移动机器人技术场景发展的多种可能。而随着机器人承担起更细分的职能,将对其技术提出更高的灵活度、适应力要求。
通过搭载顶部模块,MiR AMR能够代替工作人员完成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机器人的灵活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开放性,即与其他技术配合从而拓展自身功能范畴的能力。MiR的AMR能够搭配数十种顶部模块,从单纯的运输类机器人,变为消毒机器人、智能叉车等。顶部模块开箱即用,极大程度缩减部署成本与时间。
第二方面是复合能力。通过搭配协作机器人手臂及相关夹具,MiRAMR即可形成复合型移动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兼具了AMR行驶底盘自主导航的能力,以及协作机器人手臂精准的抓取、识别、上下物料等功能,能够承担更多样且精细的任务。
冬奥会对机器人的运用向业界展现了协作移动机器人变化且不变的技术趋势,即安全、灵活、复合。MiR自主移动机器人中国区销售总监张愉认为,这三点是机器人技术与功能开发的大主题。以MiRAMR为例,除了典型制造业工业场景,其安全、灵活和复合功能允许机器人进入更广阔的公共服务及商业领域,包括医院、养老院、大学等,功能不被局限。
目前,MiR共有七款不同载重等级的AMR产品,从最轻量的一百公斤,到最重的一千三百五十公斤。结合MiRGo平台,MiR AMR能够搭配数十款开箱即用的顶部模块,灵活满足多元的内部运输自动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