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多套徐汇区社会租赁房信息近日正式“上链”,开启了全球区块链赋能民生的“第一单”;全国3504家法院用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执行平台,办案变得更加透明高效;某第三方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监管多行业的碳排放数据,为碳交易提供技术支持……在日前举行的2021上海区块链年度盛典上,一批由全国专家评审出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精选案例亮相,涉及企业存证、金融、供应链、数据安全、碳交易等各个领域,显示出前沿的区块链技术开始与实体经济融合,成为一种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作为“元宇宙”的底层核心技术,区块链也许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上海正乘着它的“东风”快速挺进“下一代互联网”。根据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等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区块链综合指数报告》,上海区块链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目前,全国具有投入产出的区块链企业近1400家,上海约占1/4。
2018年底成立的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或许为“观察”上海区块链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短短3年,这家“年轻”的协会已经集聚了98名智库专家、300多家会员单位,规模在全市200多家协会中属于中上水平。
“区块链已走入大众视野,并逐渐成为产业革新‘助推器’,上海联合有互联网基因的长三角共同发展区块链产业,大有可为。”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执行会长、上海长三角区块链产业促进中心理事长王奕说。
入选试点名单中另一类为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企业。“中储京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其打造的“货兑宝”平台,为客户打造基于电子仓单的金融服务新产品,用数字化仓库、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解决大宗商品流通领域、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固有问题。
上海欧冶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依托集团产业链,其本身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有诸多实践,2021年,其供应链金融服务迈上千亿台阶。通宝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
而另一家入选的企业,招商局集团也基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各公司“产业链核心企业”价值,打造了CM-Link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围绕实体经济产业上下游,围绕应收/应付账款开展的全线上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了“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一体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在名单中,还出现学院研究机构以及协会组织等。入选其中的“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申报的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区块链+贸易金融”项目,将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所部署的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拟部署面向大宗贸易、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加工增值、仓储物流等业务场景的区块链贸易基础设施平台。
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的申报的试点项目,拟研发基于区块链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国际贸易“智能核验+智能结算+智能风控+智能融资”一体化,打造国际贸易金融数字化创新应用。
而在协会组织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是供应链金融行业的积极推进者,在2021年7月发布了协会首项有关供应链金融的行业自律规范,《供应链金融 监管仓业务规范》(T/NIFA 10-2021)团体标准。
名单中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更是依托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仓单管理、风险管理体系,推出了标准仓单交易平台及线上质押业务,并通过与银行的合作,为客户提供电子仓单质押融资服务,在供应链金融实践方面,也驾轻就熟。
针对部分企业“失信无感”的问题,“区块链+禅城信用”平台强化了信用预警,变被动修复为主动提醒。之所以能实现预警,是因为“区块链+信用禅城”平台可利用大数据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构建“禅信分”法人信用评价机制,“区块链+信用禅城”平台从70个数据标签角度,对全区20多万市场主体进行全方位信用画像,并将其信用水平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信用风险预判。
2021年底,禅城区“基于区块链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成功入选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百家企业牵头启动的2021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年度优秀案例,禅城智慧化社会治理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