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将会越来越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数字医疗是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是公共医疗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数字医疗设备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医学信息的内涵和容量。从一维信息的可视化,如心电(ECG)和脑电(EEG)等重要的电生理信息;到二维信息,如CT、MRI、彩超、数字X线机(DR)等医学影像信息;进而三维可视化,甚至可以获得四维信息,如实时动态显示的三维心脏。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医生的诊断技术,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
医疗的数字化,首先是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这是数字化医疗的基础。所谓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即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等过程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软件下工作的医疗设备,已逐渐取代常规设备成为临床设备的主流。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可以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及传送。数字化医疗可以实现医院内部设备资源的共享,实现影像及文档资料的传输,缩短病人挂号、交费、取药、看病的时间以及电子开单、电子处方,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在远程医疗方面,数字化医疗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及电视会议、远程会诊及手术、网上查询及求助以及网上挂号、预约,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
不过,医疗大健康数字化转型仍面诸多困惑与阻碍。市场方认为上述系列企业仍主要聚焦于 " 医 + 药 + 险 " 领域,意在满足 C 端用户的基础健康需求,针对 B 端生物制药企业、公立医院,以及 G 端政府等客户的综合科技解决方案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而在医疗健康数据资产方面,据悉,在过去十余年间,我国大力投资医疗系统信息化,产生并沉淀了大量数据,为我国医疗健康技术创新、临床研究等提供了数据基础。然而,这些数据大多存储于不同行业参与者的多个关联性不强的应用中,如何整合资源将数据系统化等亦为当前的困境之一。
近年来数字化影像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1年富士公司在布鲁塞尔国际放射学讨论会上发表了CR技术,九十年代DR的出现,更是将放射领域向数字化的推进达到了高潮。随着网络化的进一步普及应用,放射领域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CR也称为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存储荧光体成像,日本富士公司在1981年推出首台用于临床应用的CR,随后美国柯达、德国AGFA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CR产品,它采用磷光体结晶构成的成像板即IP板吸收X线信息,IP板感光形成潜影,再经过扫描转化成数字化信号进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图像处理。与传统X线机相比,具有曝光剂量小、摄影条件要求低、图像后处理功能,可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疾病诊断范围等优点。
在我看来,其实在医疗领域,到了产品所在的层级,搬用其它领域的成功产品策略,基本是用不了的。如果要说数字化可以广泛地、深入地影响着医疗行业的任何一个点,我就认为一定是它对医疗领域是有价值的。目前来看无论防疫码也好,疫情期间的远程医疗、线上咨询等等。我们已经看到了数字化所带来的改变。
随着疫情对医疗保健系统面临的持续挑战,注定将使得2022年成为医疗保健投资的又一个标志性年份。虽然更广泛的市场目前看起来正处于调整之中,但在这个充满无数创新机会的数字医疗健康领域,我们又感到乐观—这个市场仍处于其自身数字革命的青少年时期。随着医患对于数字化医疗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医疗一定是长期有需求的,而且随着政策不断完善,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