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2021年攀升到21.73万亿元,出口额全球第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机电产品是指使用机械、电器、电子设备所生产的各类农具机械、电器、电子性能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机具。一般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电子产品、电器产品、仪器仪表、金属制品等及其零部件、元器件。
2008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888.8亿美元,增长25.4%,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8.3%,比2007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607亿美元,增长24.8%;机械及设备出口1280.6亿美元,增长2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61.7亿美元,增长21.8%。
其中,进口机电产品2653.8亿美元,增长18.9%。企业平均在手订单有所增长,但对未来出口增长预期也不乐观。调查问卷中反映,约27%的企业表示在手订单同比下降,26%的企业订单持平,47%的企业订单增长,且21%的企业订单增长在20%以上。然而,企业更为担心的是对今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很难判断,对外贸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甚为担忧。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从被动向主动转移,由于形势的变化,不确定因素加大,企业承受力和应变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由盲目扩张型向理性自控型转移。贸易摩擦风险增大,对美、欧贸易不容乐观,挑战大于机遇。
可能超乎了很多人的预料,2015年中国全年出口额还是14.14万亿元,2021年却攀升到21.73万亿元,出口额全球第一。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12.83万亿元,增长20.4%,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9%。
那么什么是机电产品呢?汽车、汽车零件、电脑、手机、家电、照明设备等等都属于机电产品,而且还都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强项。
尤其是手机,如果回溯10年前,中国手机市场几乎都是诺基亚、三星、LG和摩托罗拉的天下,如今除了苹果占据16%左右份额以外,其余80%以上基本是中国本土企业小米、华为、OPPO和VIVO在主导,而且这4个企业几乎占据了全球50%的手机出货量。
这4家企业在全球多个国家铺设了专卖店,获得了数十亿的用户,在人均收入较高的欧洲也拿下了几乎一半的市场份额,这4家企业逐渐积累了口碑,大大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更令人惊喜的是,去年汽车出口量达到了201.5万辆,同比增加了104.6%,这也显示出海外用户对于中国消费级品牌质量更进一步的认可。
那么问题来了,这短短的5年期间,中国制造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出现了质和量的巨大变化?毫无疑问,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制造技术出现了大幅的升级。
众所周知,过去中国制造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本实力也不雄厚,因此很多中小制造业生产设备也较为廉价,智能化和精密性也相对不高,但是凭借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生产,进而以低价打入国际市场。
但是,产出品质跟欧美日韩同类产品相比,质感显得较为粗糙,款式也比较单一,再加上设计和研发能力不足,无法同步国际前沿市场需求,因此中国制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依赖廉价销售,才能获得一席之地,而且国内企业同质化的竞争,又形成了内卷,最终企业陷入“低利润、高能耗、坏口碑”的恶性经营循环。
而欧美日韩同类产品,以较好的质感和设计见长,从而获得高利润,本质原因在于制造技术足够先进、设备智能化程度较高、精密性较佳,再加上拥有设计能力,可以机动化地快速适配市场需求,快速改造产品线,以多样化、规模化响应市场需求,不仅能实现低成本,还能实现质感和美感,因此哪怕是在技术含金量较低的产品方面,都可以实现较好的销量和利润。
尽管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但根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对企业的调研显示: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增大、利润下滑。大部分企业认为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并且增长速度均超过企业预期。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企业平均成本上升在10~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