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让发展“智慧交通”的理想照进现实!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交通领域中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及运营管理的智慧化,都需要大量IT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需要云基础设施,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具备的能力。互联网企业进场后,将为业态发展提供助力。”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此前表示。
伴随互联网企业的入局,智慧交通产业格局正在被改写。
数据显示,2021年过亿项目中的传统智能交通企业占比相比往年有所减少,而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等企业则逐渐崭露头角,拿下了25%的过亿大单,总规模(包含联合体中标)达22.8亿元。
百度将高精地图、三维地图、智慧地图等地图能力,与百度智能巡检车辆,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车路协同路侧设备相结合,打造实时感知网络,并融入交通管理系统。
腾讯自动驾驶及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中,也强调了从数据到地图、云平台到仿真推演的综合能力。
近期大热的“雷视融合”,无论是车端还是路端,雷视融合正在成为整体趋势。
一方面,速腾聚创、Ouster、万集科技等车规级激光雷达供应商正在从车端切入智慧交通市场;另一方面,海康威视、大华、宇视等多家企业已相继推出雷视融合一体机,这也被看做是引爆安防产业的下一个爆点。路侧毫米波雷达领域也竞争激烈,国内企业正在向国外厂商发起冲击…….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相关标准体系仍未建立,智慧高速的视频、雷达等关键设备的指标能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仍然有待行业的进一步验证。
2016年杭州城市大脑投入应用后,首先选定了市内最拥堵的中河-上塘高架、莫干山路及沿线区域作为测试区。改造交通信号灯是重要措施之一,城市大脑将全市128个信号灯连接到“大脑”,根据车流量智能调节信号灯时长。在一年间,试点的莫干山路等主干道的平均延误降低了8.5%,中河-上塘高架的平均延误降低了15.3%。曾担任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的闵万里表示,如果想通过新增拓宽道路、新建停车场等传统做法实现“治堵”,可能要花费数百亿元、上千亿元。
“城市大脑要在业务上帮助管理者治理交通拥堵,将管理者意图透出到出行者,为出行者提供一体化、个性化信息服务,解决城市交通供需平衡问题。”高翔说。
杭州的经验为不少城市提供了参考经验。高翔告诉记者,阿里的城市智慧交通项目已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交通方向,包括智慧交管、交通运行监测调度(TOCC)、出行服务(Maas)、智慧停车等。除了杭州,阿里还为昆明、成都、重庆、北京、柳州等城市提供智慧交通技术支持。
其中,根据昆明交警2022年1月发布的数据,全市有503个路口实现了“绿波带”,12条干线的通行延误时间平均降幅达到10.5%,一环内延误下降达到20%。
连日来,不少外国宾客纷纷点赞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的交通服务。以张家口赛区为例,百度地图充分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优势,与张家口市交通运输局共同为冬奥赛事全程以及张家口市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即时、高效、优质的交通信息服务。在智慧交管方面,基于丰富的时空大数据,百度地图提供了包括信息发布及研判平台、智慧诱导发布平台、交通大数据报告、百度专网地图等一系列核心产品,提升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物流是智能交通的另一个重要场景,物流与地图之间有天然融合的属性。如何用最少的货车跑最短的距离、用最快的时间配送出最多的货,百度地图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支撑物流下单、分单、运前调度规划、干线运输规划、轨迹管理等多类核心业务场景,帮助物流行业实现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