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协助制定康复计划缩短恢复周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与医疗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以其极强的分析决策能力全面赋能院前、院中、院后各个环节,提升了诊疗水平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医疗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中的特种服务机器人分类,是指应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够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活动的设备。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要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医疗服务机器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9.4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机器人将进一步达到97.1亿元。
使用海量数据训练算法模型,使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模拟人的行为,即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技术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创造更便捷的体验,已广泛应用于在医疗、金融、零售等行业,虚拟人、元宇宙等新兴赛道的诞生也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
医疗健康是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已实现在疾病辅助筛查与诊断、临床治疗辅助决策、药物研发、医学研究、医疗信息化等多个环节的全面渗透,为患者创造了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提高了医疗机构、体检机构、药械公司等的工作效率。
目前的人工医疗场景中,大多需要医生凭肉眼、手感和经验来判断医疗情况,许多主观因素直接影响医疗判断的精确性,这就造成诊疗难以规模化开展。此外,人口老龄化和消费能力的升级,目前的医生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从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区域分布来看,医疗机器人在业/存续相关企业云集广东省,企业数量达12414家。江苏省、山东省排名第二和第三,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分别为6848家、5395家。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河南省、陕西省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超2000家,依次排名第4-9名,海南省进入前十,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1931家。
随着集采的方向尘埃落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着眼于医疗类机器人行业,这就势必造成中外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长期被国外器械把持的局面将在不久的未来改变。可以坚信的是,集采不会让优秀的企业走向低谷,这场博弈中,创新是获胜的唯一砝码。面对集采,相关企业一方面积极降价征战集采市场;另一方面,则要加快创新研发,布局技术含量更高的新兴产品。
找准痛点,扩大场景,最大化 AI 之于人的价值是医疗 AI 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诊断流程繁琐、工作量大的医学影像领域,AI 能够显著提升诊疗效率,其成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检测中得到验证。由此可见,对医疗 AI 企业来说,切入行业痛点,不断打磨算法模型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是关键。
数据质量逐步提升,数据应用进一步规范化。数据数量与质量是算法模型精准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数据合规则是必要的门槛,在监管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海量优质合规数据的积累将成为医疗 AI 行业的关注重点。
总体来看,医疗 AI 企业前期投入大,大部分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仍待验证。同时,医疗 AI 行业存在大量待挖掘场景,随着法规的完善与产品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转型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增强。
在诊前阶段,医疗机器人可提供导诊与预问诊服务;在治疗阶段,手术机器人可协助医生进行术前规划、术中定位与导航以及手术操作;在诊后阶段,康复机器人可辅助人体完成肢体动作,协助制定康复计划,缩短恢复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