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要求升级对中芯国际制裁!封锁16nm及以下制程和DUV设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和麦考尔(Michael McCaul)以原有针对中国晶圆代工厂商中芯国际的制裁措施存在“许可政策漏洞”为由,再度致信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要求进一步升级对中芯国际的制裁,彻底封锁其16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制造能力以及DUV(深紫外)设备的获取。
在这封联名信中,卢比奥和麦考尔表示,美国严肃的出口管制政策应该建立在解除外国对手取代美国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导地位威胁的基础上。中芯国际是中国目前最大其最领先的晶圆代工厂商,虽然美国商务部已经在2020年12月将中芯国际及其子公司列入了实体名单,阻碍了其生产最前沿半导体的能力,但由于“许可政策的漏洞”的存在,对其整体生产能力几乎没有影响。这些漏洞似乎允许几乎所有对中芯国际的销售不受限制地继续下去。
美国商务部此前于2020年12月18日,宣布将中芯国际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参股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这也使得美国厂商要想供货中芯国际,必须要取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证。同时,美国商务部还要求,对于10nm及以下先进工艺所需的物品都会直接拒绝。
由于在先进制程领域,美国半导体设备厂商占据领导地位,再加上美国一直阻挠荷兰ASML EUV极紫外光刻机的对华出口,此举直接使得中芯国际的10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发展陷入停滞。由于近两年成熟制程产能持续紧缺涨价,也直接推动了中芯国际业绩的增长。
因为疫情的肆虐,带来了全球缺芯的阴霾。而全球芯片短缺的困境,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的恐慌。因为当下很多知名企业,比如台积电、三星,其实都在不断扩产。当然,还有中芯国际。但是,最近一份报告的出炉,可以说是给正在扩产途中的中芯国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今年3月份,国际权威调研机构Knometa Research发布了《2022年全球晶圆产能报告》这样一个最新预测,这份预测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份预测认为,当下晶圆厂的不断扩产并不会带来芯片产能的过剩。这份预测报告举了去年的例子,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产能提高了8.6%,今年预计产能将会提高到8.7%。到了2023年,芯片产能将可能还会增加8.5%。当然,芯片产能会有这样强劲的增长,其实也有相关的原因。在2021年,还是相关的权威数据,晶圆厂以及相关设备的经济支出达到了2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球相关企业对晶圆厂的建设力度还是很大的,带来的产能也是不容小觑的。
近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代理董事长高永岗获委任为本公司董事长,很多人奇怪,为何不是联席CEO赵海军或者梁孟松接任呢?这其中部分原因当然与大股东有关。历史上中芯国际的股东曾经历多次变更,导致董事长、CEO动荡。之前,中芯国际前任董事长周子学已经卸任,总要有人当董事长吧。按理,两个执行CEO赵海军、梁孟松有希望升任董事长吧?但事实上,是高永岗代理董事长好一段时间,而代理董事长就注定要当董事长的。高永岗也确实是担任中芯国际董事长比较好的人选。主要是因为高永岗在体制内工作时间很长,很早就当上了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总会计师、大唐电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跟工信部、国资委、发改委等各个主管部门肯定关系熟,而中芯国际董事长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协调与上级的关系,因为上级的支持是中芯国际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非执行董事是不在中芯国际干具体活的,执行董事则是真的在中芯国际工作。这么算下来,高永岗已经在中芯国际担任非执行董事已13年,担任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也快9年。高永岗对中芯国际的情况太了解了,有利于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