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高不成,低不易——一句话道出了小米近几年来最大的困境。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人们手中的iPhone开始变的卡顿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是不是这台手机用太久了?而当小米开始卡顿的时候,却会怀疑这芯片就是不行。

高不成,低不易——一句话道出了小米近几年来最大的困境。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人们手中的iPhone开始变的卡顿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是不是这台手机用太久了?而当小米开始卡顿的时候,却会怀疑这芯片就是不行。2021年年底,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12的发布会上宣布,小米将在产品和体验上,全面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但用户并不买账。

3月22日晚,小米集团公布了2021年财报,在当年上市之时被定义为互联网公司的小米,最新一季人均消费仅有14.3元,而它对标的苹果,人均消费超过70元。华为的退出给手机市场留出了一块肥肉,小米在当时是被寄予厚望的种子选手,但到头来,不仅肉没吃到多少,提出的战略也到了需要自省的时候。

华为跌倒,小米没饱,2021年7月16日,雷军在微博上宣布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第二季度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占率超越了苹果,晋升全球第二。当初人们预言的“小米接棒华为”似乎逐步实现,尤其在欧洲市场,小米的份额一度也上升到了第二位。

不过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实现。不是说小米不努力。早在2019年,小米就提出了高端化策略。一个标志性的操作,便是剥离了红米,采用了双品牌策略。用雷军的话说,红米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而小米则专注中高端和线下的新零售。说到底都是为了利润。既然雷军坚定地声称不可能涨价,那么高端化之路势在必行。在这一方面,雷军确实有在努力,前有自研芯片,后有自建工厂。2021年,小米12发布之时,雷军喊出了那句“小米高端手机正式对标苹果”。而在这之前,小米10、小米10 pro和小米11系列,价格已经从3000多元涨到了6000多。

作为不折不扣的“数码界明星”,小米总裁雷军的言行总会引发热议,近日他又在微博放出豪言,不仅明确小米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继续走高端化之路,更是定下了“硬性指标”,声称小米要在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在超高的热度之下,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争议,毕竟高端化这个概念小米近年来已经反复提及,但当下小米无论是产品实力还是品牌形象,距离高端还有不小的差距。雷总“志存高远”,但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很多人心中可能已经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小米的高端之路究竟能不能成?

对于这次的高端化发展战略,雷军用“生死之战”来形容其重要意义,如果你关注过小米的近况,就会知道这并非是什么危言耸听,市场难破局,发展遇瓶颈,当下的小米正在经历多事之秋。

首先来看一组来自市场分析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的数据:2021年中国市场全年出货量达到3.208亿部,同比2020年仅增长5.8%,这就证明了国内手机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已经趋于饱和。大市场不景气的前提下想要通过手机业务盈利,如何守住市场份额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小米的市占表现如何呢?近年来小米一直居于国内手机市场占有率前四名的位置,根据IDC的数据,2019年小米的国内市场份额为10.9%,2020年的份额为12%,这两年中它都是国内品牌中的第四名。而在2021年小米迎来了市场大爆发,国内市场占比达到15.5%,但这个成绩依然排在vivo、OPPO之后,比第一名vivo少了6%的市场份额。

3月24日,小米集团-W(01810.HK)向员工派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员工激励——4931位员工获得了约1.749亿股小米股票“大礼包”。以当日小米港股收盘价格14.5港元计算,人均可得51.4万港元。两天之前,小米集团公布了2021年财报成绩单:总营收达3283亿元,同比增长33.5%,经调整净利润达220亿元,同比增长69.5%。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之际,小米以极具韧性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全年“快,更稳”的增长目标。小米交出的这份答卷成绩颇为亮眼,甚至超出此前预期。对此,资本市场也及时给出了满意的反馈,财报发布当日小米港股大涨6.13%,次日继续上涨了4.08%。对于2022年征途的星辰大海,小米CEO雷军表示,今年还将招募5000名青年工程师,并继续兑现“三年手机全球第一”“5年研发投入超千亿”等承诺。在“不确定性”弥漫的2021年,很多企业的增速放缓、业绩收缩。在消费电子行业,芯片短缺、供应紧张更是成为了主旋律。与此同时,全球疫情反复叠加国际海运资源的紧缺,又给行业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然而,面对多重冲击带来的挑战,小米的业务发展却实现了逆势上扬。智能手机、AIoT和互联网业务等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智能手机业务是小米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总营收比重约为63.6%。2021年,小米千方百计克服“缺芯”影响,年出货量达1.9亿台,同比增长30%,实现总营收2089亿元,同比增长37.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上一财年,智能手机的毛利率也提升了3.2个百分点,达到了11.9%,小米在财报中表示这主要反映了产品组合的改善。除手机之外,小米智能大家电品类产品也表现优异,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超60%。小米电视出货量继续保持中国领先、全球前五,小米智能空调势头强劲,去年全球出货量超过200万台。产品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体现了小米AIoT产品获得了消费者认可。与此同时,小米的手机×AIoT生态也继续体现强大生命力。

3月22日盘后,小米集团发布去年第四季度与全年财报,2021年实现营收855.8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21.4%。

光子星球注意到,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小米营收增长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小米手机新品集中在一、四季度,与友商错峰发布,加之苹果大打性价比牌,导致下半年无法延续上半年的强势。

2020年至2021年年初,小米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采取自建直营的“千店计划”,迅速推高了销售成本。随着千店计划告一段落,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去年卢伟冰祭出面向下沉市场的“万店计划”,通过授权的轻资产方式扩张,对于未来成本的影响有限。

即便营收有所回落,靠着万店计划与高端化转型,依然可以对小米毛利润增长保持较为乐观的心态。当下讨论高端化是否成功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手机高端化正在深度改变小米的营收结构。

过去,以硬件为抓手,软件服务变现一直是雷军理想的盈利模式,财报数据反映小米硬件产品毛利率越来越高,与互联网企业背道而驰。而软件方面,我们看到不断增长的月活数据,始终没有为小米带来与之匹配的收入。

当年一、四季度由于没有新机发布刺激,复购率跌入低谷,当年10月,承担冲击高端与十年纪念的小米10至尊版发售,复购率反而不及二、三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的情况与之类似,期间小米并无新机发布,复购率出现波动,分别为26.9%,创下近三年新低。

值得庆幸的是,复购率在去年第四季度回暖,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小米12即将上市,米11、11ultra等高端机型的性价比策略,以及双11大促,重新拉回了米粉。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