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医疗将在规范化发展中探索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互联网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国民所熟知,正在应用或准备尝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化,互联网医疗已经走过20余个年头,但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产业热度。互联网医疗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狭义是指在线医疗服务,广义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贯穿健康管理、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诊断治疗、远程会诊、电子处方、疾病康复等全过程的健康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链接医院、医生、患者、制药企业、器械企业、医药流通、保险公司等各方参与主体。
互联网医疗的范围,按照应用场景分类,包括“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保。随着“互联网+”医保相关政策的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正在进入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下的3.0时代。同时,“医、药、保”场景应用的实现,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硬件方面包括AI辅助诊断、远程医疗、无线监护、移动PDA等产品端供给,软件方面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医疗大数据、电子处方等系统端开发。
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生长为一个涵盖各健康服务要素、集成各医疗服务领域的较为完整的生态。在医疗服务方面,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20%的中国医生进入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在线医疗服务,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相应的网上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作为一种开展线上问诊的重要依托主体,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政策不断地出台落实以及行业中流砥柱的实践探索,互联网医疗将在规范化发展中探索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
互联网医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全链条、多主体应用,狭义仅指互联网在线医疗服务。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被分为了三类:第一类为远程医疗,由医疗机构之间使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第二类为互联网诊疗活动,由医疗机构使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例如平安健康在线问诊。第三类为互联网医院,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可以使用在本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互联网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此外,当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时,由接诊的医师通过互联网医院邀请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时,会诊的医师可以直接出具诊断意见并开具处方。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均属于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来提供服务,这其实就是互联网医疗的本质。
从互联网医疗的产业链看,竞争企业包括产品端提供设备和技术的医疗器械企业,如AI影像有海纳医信、推想科技、汇医慧影、图玛深维、智影医疗、迪英加等专业公司;系统端提供技术支持的软件信息企业,如医院信息系统有思创医惠、东软集团等企业,医疗大数据有卫宁健康、医渡云等;支付端有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和各大保险公司的参与。实力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资金、能力和渠道优势,以多元化方式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业务模式有相似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