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关注热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数字化医疗就是建立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医疗数字化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医疗互联网化,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分析、推演人的行为对疾病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而提出预警和治疗建议,让一切疾病无所遁形,想想是不是觉得就很不可思议。
面对疫情背景下,公共医疗系统的数字化建设进入了“加速度”时期,针对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首先要从技术上提高医疗系统的互操作性,实现医院不同部门间,乃至不同区域间的数据整合与贯通。疫情加快了公共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同时,作为数字化的前端,公共医疗服务的加强又推动了医疗系统互操作性的提升,使得公共卫生部门可以通过不同的医疗机构、服务部门以及个人手中收集数据;另外,打通不同医疗机构、医疗区域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形成标准化的医疗大数据,并对其加以有效分析和应用,有利于政府和医疗机构在疫情中更快地反应和形成决策,并进一步对公共卫生事件作出预警。
医疗的数字化,首先是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这是数字化医疗的基础。所谓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即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等过程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软件下工作的医疗设备,已逐渐取代常规设备成为临床设备的主流。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可以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及传送。
当前,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关注热点,我国数字化医疗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中。行业内应该充分考量各地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尤其像在中国行政区划多、地区差异大的情况,医疗信息系统应满足不同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要求,以更好地适配当地情况和政策,因地制宜,研发最符合本地需求的最优化体系。医疗数字化建设首先需要政策的引领,需要有统一完善的顶层设计作为指导;医疗大数据是分析与决策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应该以医疗信息化系统作为有力抓手,积极提升对医疗大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共医疗的综合治理能力。
传统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过程都是基于一个个的系统建设,由于每个系统建设的厂商不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医疗信息化建设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医护人员要在不同的系统中切来切去,有时不得已还得重复的工作。信息化本来是要解放人的生产力,结果随着系统的越来越多,系统对于业务的掣肘也越来越多,系统的互联互通,业务的协同的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很多医院通过建设集成平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集成平台更多的还是面向过去式的系统进行治理。
大疫袭来,尤其考验智慧城市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建设。作为与疫情本身联系最密切的医疗健康行业,直接承担着各方救治和防控的重大服务提供功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AI、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疫病智能诊治、物资调配、药物研发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服务于疫情防控的非典型服务场景,为提高管控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2022年,数字化转型支出预计将达到1.78万亿美元。预计2020年至2023年期间,数字转型将投资约7万亿美元。《2022年数字转型趋势》主要基于对来自IT、医疗保健、媒体和制造业的一百多名高管的全球调查,这些高管试图通过发现新的可能性、创新和定义他们超越数字前沿的旅程,保持领先。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物联网得到了重视。研究表明,物联网将是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趋势。所有行业都在计划采用物联网作为一项重要的数字技术;然而,医疗保健和制造组织在采用该技术方面采取了更积极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