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化医院向医疗服务质量更加优化迈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医疗健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而医疗的数字化是其基本形态,数字化医疗优化了病人就诊流程、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完善了病人病例信息、实现了医疗专家的资源共享。以上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互联网这双翅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智慧医疗变为可能。“数字医疗”和“智慧医疗”无论哪种提法,其实质就是互联网+医疗健康。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幅降低调用一线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成本,同时解决疫区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医疗数字化让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和立体,跨地域普惠更多的患者。数字化医疗的最大特点是要把占医院业务中信息量80%的临床资料信息化,并以医学图像的存档和通讯系统予以核心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使数字化医疗具有宏大医用价值。随着5G、AI、机器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加速医疗数字化进程,互联网医疗也会迎来革命性发展。
医疗的数字化,首先是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这是数字化医疗的基础。所谓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即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等过程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在计算机软件下工作的医疗设备,已逐渐取代常规设备成为临床设备的主流。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可以将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及传送。
当前,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关注热点,我国数字化医疗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中。行业内应该充分考量各地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尤其像在中国行政区划多、地区差异大的情况,医疗信息系统应满足不同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要求,以更好地适配当地情况和政策,因地制宜,研发最符合本地需求的最优化体系。医疗数字化建设首先需要政策的引领,需要有统一完善的顶层设计作为指导;医疗大数据是分析与决策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应该以医疗信息化系统作为有力抓手,积极提升对医疗大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共医疗的综合治理能力。
大疫袭来,尤其考验智慧城市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建设。作为与疫情本身联系最密切的医疗健康行业,直接承担着各方救治和防控的重大服务提供功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AI、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疫病智能诊治、物资调配、药物研发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服务于疫情防控的非典型服务场景,为提高管控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疗质量与数字化医疗发展密切相关。如果病历不标准,问诊不清楚、体检不准确,专家就无法高质量坐诊。而这些需要将医生的诊疗与技术手段结合,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形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当前,以高速、高效、安全为特征的数字医疗,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进一步推动了医疗资源的下沉,增强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过去互联网被用来进行预约、挂号等外围服务,其实还有大量医疗内部业务需要互联网化。比如在建立电子就诊卡,处方药品配送、出院后随访、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互联网化还大有可为。
打造数字化医院,实现便捷高效的就诊和办公环境,充分实现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之间的联接互通,这就对医疗行业的IT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用性、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医疗行业数据中心多建设在办公场所内,需要设置专门的数据机房,采用自建自用模式,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会更加关注:可靠性、高效性、智能性和灵活性。
在智慧医疗健康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应用创新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日臻完美,正逐渐成为医疗健康发展的“双引擎”。未来,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展望是,医院间的诊疗水平趋同,诊疗设备更加尖端智能,人类向全数字化迈进,医疗服务质量更加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