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高科技出口规模全球第一,市场占比达到23.7% !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众所周知,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早就改变了当年一穷二白的局面。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中国的发展,也被外国媒体看在眼中,纷纷感叹我国实力之强大。前不久,一家德国媒体就公开发文表示,在高科技出口方面,中国排名世界第一。另外,包括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优势已经大大降低。
中国第一,占据五分之一的市场
称赞中国实力之强大的德国媒体,名字叫做《焦点》。就在昨天,其专门在自家刊物上发表文章,引用德国政府的数据显示,在高科技出口领域,我国在2020年排名世界第一,占据了近24%的市场份额。这充分说明,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成就十分瞩目,已经到了引领世界发展的地步。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高科技出口领域,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天下。包括美国、日本和德国,占据前三名的市场份额。而当时的中国,因为改革开放才不久,所占比例只有0.6%。但是短短十年之后,我国就已经成为前十名。尤其是在2005年,中国第终于登上了尖端技术出口的冠军宝座。从那之后,我们就一路绝尘,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作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在该领域的份额已经降到了7.1%,但是也排名世界第二。德国、日本就更惨了,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六位。这充分说明,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中,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实力,其实在稳步下降,而新兴经济体正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在亚洲范围内。
数据显示,亚洲排名前十位的经济体,占据了高科技出口领域的七个席位。在欧盟国家中,只有法国和德国,仍然在前十名的榜单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湾省的表现很亮眼,已经攀升到了第三名的位置,其主要依靠的是芯片出口。而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是后来居上,分别占据第五和第九的位置。进一步来看,亚太地区的经济体,已经占据了高科技出口领域75%以上的份额。
2021年中国高科技出口规模全球第一,市场占比达到23.7%,这一现象引起了多个国家的反应,其中德国表示很服气,并且哀叹:中国加速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而印度表示不相信,明明自己人口不输于中国,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这就是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在高科技出口领域,中国从落后到遥遥领先,再到高科技出口规模第一,用了20多年,那么,这一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衡量一个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如何的重要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在高科技出口领域的规模和全球占比情况,美国作为世界高科技技术汇集的中心,曾常年霸榜该领域的第一宝座,德日两个传统科技强国也同时占据第二第三的位置很久,他们的产品也是畅销全球,这足以看出高科技出口规模的含金量。
决定一个国家高科技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就是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达到工业化,那它的高科技出口规模是不会通过其它因素被堆起来的,现在的印度、埃及如此,曾经的中国也是如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高科技出口规模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6%,还都是以比较低端的产品为主的,这就是受制于中国当时工业化水平落后的结果。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开始了在高科技出口领域的追赶之路。中国大量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国外高科技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国外高科技企业带来了技术,并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由此,中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为后来中国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05年,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了高科技出口规模第一的国家。
2005年之后,中国在高科技出口领域常年保持前三的位置,并逐渐霸榜第一。到了2021年,中国的高科技出口领域,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3.7%,超越了美国历史峰值水平,而美国则从峰值跌落至7.1%,德日两国更惨,前者跌至5.6%,后者更是不到1%,这都得益于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仅是中国,近些年东南亚国家的高科技出口规模也有稳步上升,但和中国不同的是,这些国家还没有消化掉国外高科技产业的技术为己用,还在从事高科技产业中的低端制造部分,量变还没有产生质变,说直白点就是这些国家还处于“血汗工厂”阶段。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像中国一样,借助这一东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也正是中国之所以能快速强大的地方。
据《环球时报》报道,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最新数据显示,在高技术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中,中国2020年排名全球第一,份额占比达到23.8%,而美国份额已下降到7.1%。
这一统计研究结论在国内引发的反应,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在相关报道的跟评中,主要有三种态度:一是“别飘”式断喝,二是“这个我真不相信”式质疑,三是告诫国人“不能被别人忽悠了,自己更不要忽悠自己”。总而言之是不太相信,所以另外一些态度就显得顺理成章:“低端产品,加工厂代工”“别不爱听,都山寨的”,跟评者埋怨中国制造拿到的利润太少。
我们的文化中有谦虚低调的传统,中国现在强大了,国人保持谦虚的品格可以避免骄傲。但是,有的看上去是“谦虚”,其实是不自信。
德国相关机构认定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全球第一,我们的确需要一分为二地看。首先德国出这么一份分析报告应该不是为了忽悠中国。其次中国高技术出口既存在自主创新,也存在代工的情况;在自研产品中,也可能使用了国外专利技术。
应当看到,中国正处于持续的进步之中,“中国制造”、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经今非昔比。1990年,中国高科技出口仅占全球0.6%,而美国占到23.3%,但现在我们排名世界第一,美国份额下降了。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列第12名,已领先日本。如果我们老是用老眼光看中国、用成见评价我们的国家,我们就有可能以昨日之中国度今天的中国。
一些“谦虚”的人对“中国制造”价格低、利润薄、档次不高相当不满,既然你劈头盖脸指斥“中国制造”是山寨货,你又如何敢于给“中国制造”定高价?既然这些“谦虚”的人自我评价那么低、那么不自信,外国人凭什么花高价消费“中国制造”?
在全球化背景下,产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技术含量,而且取决于制造者、出口方的自我评价与心理期待。国际交往也好,商业谈判也好,都是有一分实力说一分话,所以对自我的评价必须恰如其分。我们的国家发展进步了,我们要自信起来,对中国事物也要自信起来,不要老是有低人一等的潜意识。不是说我们从此就变得傲慢,而是说要不卑不亢、恰如其分。
中国高科技研发与制造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还应当注意两点:首先中国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次中国应争取在更多方面走到世界前列,但不要幻想样样全球最先进。那种对中国不是什么都牛的怨恨,貌似自我清醒,实则既可能是自贬,也可能是一种不健康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