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进入可信发展驱动的新阶段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好莱坞电影大片中,经常有“换脸”或者指纹开锁的情节,戏中角色通过“戴上”足以以假乱真的“面皮”,或者按下“盗取”的指纹,顷刻之间就改变了身份,从而影响了剧情的走向。
电影终归是娱乐的艺术,但在指纹、人脸识别已经大面积走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今天,常见诸于报端和网络的隐私信息泄露,也让生物识别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一次又一次撩动着人们的神经。
事实上,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提到了更高的法律层面。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在有关法律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边界,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体制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该法明确将生物识别等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和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所谓生物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指静脉、人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识别和认证。
由于生物特征为人体所固有,且具备终生不变的独一性,这一生物密钥无法失窃或被遗忘,较传统认证技术有着天然的优势。鉴于这些优势,生物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极大地影响了身份认证及通行管理的方式,也推动了生物识别市场的持续增长。Frost & Sullivan 报告预测,到 2025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达到 141.2 亿美元。
随着生物识别信息的大规模应用,用户隐私与安全保护问题逐渐被重视起来。
该方法验证人的视网膜血管和静脉以验证和授权访问。三星 Galaxy S 系列很流行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好用,但有时会失灵,无法让人进入设备,要求用户输入 PIN 或密码。
现在,智能手机使用的扫描仪是真正的大型扫描仪的缩小版,功能更强大,更难欺骗。视网膜扫描仪逐渐缩小并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指纹和面部识别技术,该技术提供了更加无缝的身份验证过程,后来在 Android 和 iOS 中完全集成和应用。
视网膜扫描仪通常被称为保护敏感资料的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方法,并且众所周知,它被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军队用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它也可以像大多数其他生物识别技术一样被破解,但它通常比其他方法更复杂。
小编相信,大家对生物识别技术整体的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不难发现它其实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像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犯罪DNA资料库,DNA个体识别信息是个体唯一不变并且永恒存在的生物学标记,还能够对刑事案件破获和亲权鉴定增添巨大便利。所以,小编也在这里提醒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生物特征信息,不要因为一时看不出什么影响就松懈,以防被别有用心者盗取伪造,日后将后患无穷。
最后,小编想说现在基于多模态或多生物特征融合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发展趋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经联合公布了最新的技术报告,或许未来我们将迎来拥有更佳技术性能的生物认证识别系统。放眼国内,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TH-ID系统多模式生物特征身份认证识别系统已通过专家鉴定,在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相信在未来,生物识别技术也会继续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