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度重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英飞凌的传感器模仿了人类的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知能力。近日,英飞凌也发布了其在雷达传感器、ToF 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传感器等领域的新的研发成果及其在智慧健康上的应用。
两款高集成的雷达传感器
早在 2016 年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英飞凌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首次在全世界亮相,并且在谷歌 Pixel 4 上它很成功地演示了存在感知,以及一些简单的侦测,例如手势侦测这一功能。一直到现在谷歌也在持续地使用这个雷达产品。
雷达可以比喻成我们的眼睛,可探测任何运动和障碍物。毫米波雷达甚至可以探测到包括生命体征在内的最微小的运动,并由此做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甚至它也可以利用存在的感测激发一些装置系统,去感知距离、位置、速度、角度等数据信息,之后进一步利用算法来实现监测呼吸、心跳、手势、追踪人等各方面的应用。
ToF 传感器领域的先驱
说到 ToF 传感器,pmd 和英飞凌是这个领域的先驱。早在 2002 年,pmd 就已经从事这方面的研究。2013 年 pmd 和英飞凌正式合作之前,pmd 主要专注在偏向工业的应用,其开发 ToF 模块是一款非常结实好用的模块,时至今日仍在广泛应用。2013 年中旬英飞凌开始和 pmd 合作,以求让 ToF 的 imager(成像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真正将其应用到消费类产品里面。
英飞凌 ToF 传感器发展历程
基于英飞凌在 CMOS 工艺方面的积累,所以在 2015 年英飞凌便宣布推出了第一代的 ToF imager,称为 REAL 3。到 2016 年第二代产品发布,同时在基于谷歌 Tango 标准的联想手机和华硕手机上实现了量产。2018 年英飞凌的第三代 ToF 产品问世,并在 LG 手机中实现前视 Face ID 的量产。到 2021 年英飞凌的 ToF 传感器已经来到了第六代,第六代的产品具备更远距离的检测(比如说达到 10 米的距离,原因是为了以后适应元宇宙应用的要求)以及更加适配 AR 的应用 ( 包括图像功能增强和低功耗的需要 ) 。
传感器自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结构型、固体型、智能型三个阶段,随着各类技术的进步,前两类传感器逐渐无法满足对数据采集、处理等流程的需求,融合了软件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传感器开始受到关注。
在当前智能时代的推动下,传感器作为未来智能系统的关键元件,代表了新一代的感知和自知能力,发展受到物联网、安防、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等强劲需求的拉动。
作为传感器消费大国,我国传感器行业却面临着“散、小、低、弱、缺芯”的现状,大约60%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仍依赖进口,中高端传感器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存在较大短板。
智能传感器正获得强劲发展驱动力,并被认为在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国内传感器企业要抓住机遇,立意创新,迎接挑战,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传感器的开发,加速现有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国产智能传感器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中国通信院对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的测算,2016-2019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CAGR约为8.3%,按此增长率进行估算,预计2026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239亿美元。
伴随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手机成为最常用的拍照设备,逐步代替了相机的拍照功能,为了获得更好的拍照效果,品牌手机的传感器尺寸也逐步变大,因而手机也能拍出更清晰和细腻的画质。
目前主流的拍照手机的CMOS传感器尺寸为1/3英寸,IPhone6、HTC ONE m8、诺基亚Lumia920等都使用该尺寸的传感器,因为传感器尺寸有限,不能保存更多像素,这些手机像素大多在400万到8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