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公布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1%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112亿台,同比下降11%。三星在更新2022年产品组合后重夺桂冠,出货量达到7370万台,仍较一年前下降4%。苹果凭借着市场对iPhone 13系列的旺盛需求以及全新iPhone SE机型的面世,斩获8%的增长,出货量达到5650万台。小米、OPPO和vivo跻身前五。
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品牌商排名方面,苹果以172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20.6%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市场2021年Q4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国内市场2021年Q4销量第二的是Honor ,出货量达到1420万台,市场份额占比17%;而第三、第四名是vivo和OPPO,分别占据16.8%和16.6%的市场份额;第五名是小米,出货量达1320万台,市场份额占比15.8%。
通过这张2021年Q4市场占比图表可以清楚的看到,华为在2021年Q4下滑的市场占有率被其他品牌瓜分,苹果从2020年Q4的16%市场占有率大涨至23%,位居中国区乃至全球销量第一。荣耀2021年Q4的市场占有率也从2020年Q4的9%大涨至15%。
整体来看,智能手机市场仍旧是增长的趋势,而作为手机配件的TWS耳机、脖挂耳机、头戴式耳机、智能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产品也会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带来消费者需求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48亿,同比增长5.7%。
全年来看,三星依旧稳居榜首,市占率20.1%,同比增长6%;苹果第二,市占率17.4%,同比增长15.9%;小米第三,市占率14.1%,同比增长29.3%。
OPPO、vivo则分别第四第五,全球市占率分别为9.9%和9.5%,同比增长分别为20.1%和14.8%。
其中小米2021年全球出货量增幅最大,达29.3%。
在去年第四季度,苹果旗下的iPhone一共出货2150万台,重新夺回自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首次桂冠。OPPO(含一加)以143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荣耀以1420万台的出货量稳住前三的位置。此外,小米和vivo紧随其后。
不过,从全年的角度来看,vivo实现了大逆袭,其是2021年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名的存在!OPPO和小米排前三,苹果则位列第四,荣耀也挤进了前五的位置。以年度增长率对比,苹果高达44%,OPPO的增长率在头部品牌中相对较低。
Canalys分析称,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超3亿3千3百万台,同比略升1%, 相对2019年大盘萎缩超一成。
日前,数据分析机构Canalys公布了2022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受多方因素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1%,第一季度整体出货量趋于缓慢。
具体来看,三星以24%的市场份额位于榜首。与2021年第四季度出货量相比,该品牌的出货量上升了19%。其主要得益于 Galaxy S22系列与Galaxy A系列的强劲需求。排名第二的苹果,其主要得益于iPhone 13系列的需求不断增长。Canalys分析师还表示,尽管有报道称产量减少,但第三代iPhone SE 是苹果重要的中端机销量驱动因素。
排名第三的是小米,其主要依靠Redmi Note系列的出色表现。OPPO和vivo则分别以10%和8%的份额位列第四、第五的位置。
最后,Canalys指出,“智能手机制造商必须‘装备’自己的产品,以迅速应对新出现的机遇和风险。同时。还应更专注于偏向长期战略的计划。”
市场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称,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112亿台,同比下降 11%。三星在更新2022年产品组合后重夺桂冠,出货量达到7370万台,仍较一年前下降4%。苹果凭借着市场对iPhone 13系列的旺盛需求以及全新iPhone SE机型的面世,斩获8%的稳健增长,出货量达到5650万台。小米、OPPO和vivo跻身前五。
Canalys分析师Toby Zhu表示,由于季节性疲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相较于去年同期的降幅中,有近一半来自中国市场。除了荣耀,主要厂商出货均环比下跌。荣耀自18个月前与华为分家后首次荣登中国市场的冠军宝座。
Toby Zhu指出,零部件生产和物流的中断将会影响大部分厂商的第二季度出货量,中国大陆乃至全球亦是如此。
此外,Canalys研究分析师Runar Bj?rhovde表示:“北美是本季度唯一实现出货量增长的地区,这体现了旺盛的消费市场。虽然稳健的增长表现主要归功于消费者对苹果iPhone 13 系列和三星全新推出的Galaxy S22系列的强劲需求,但联想、TCL 和谷歌等厂商仍在继续挖掘原属于LG的运营商市场份额。”
“在未来的三到六个月中,应对棘手的宏观环境对厂商而言是一场考验,”Bj?rhovde指出,尽管短期预测遭到众多地区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零部件短缺问题开始慢慢缓解,这就会减轻部分成本压力。头部厂商将利用这段低谷及调整期巩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并加强核心产品研发和渠道拓展,以便应对2022年下半年的需求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