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生态以各种形式蓬勃发展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新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以分级诊疗为基础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现阶段,互联网医疗无论产业发展上还是基层推广上均遭遇了困境。
互联网医疗是传统医疗产业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的紧密结合,实现个体健康全过程的覆盖,形成咨询、诊疗、康复、保健、预防等全流程的深度融合,使互联网在医疗产业全链条、全主体结合,成为一种新型业态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随着互联网医疗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行业也对互联网诊疗相关的机构、人员、业务、质量安全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此时,更新、更细的监管规则出台完全不意外。从安全保障的角度出发,为了避免通过互联网进行首诊容易产生误诊等情况,这样的条款是必要的。但这条规定该如何实践,仍然要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包括大多数老年人在内的互联网医疗用户,并不擅于使用互联网服务和设备,上传和提交如此多的证明文件将大大的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另一方面,许多患者并不能有效保存、携带相应材料。此外,如何判断复诊资料的真伪,对于医生、互联网医疗平台以及监管机构来说,也是一个难点。当政策推动着行业进行新一轮跃迁,只有那些既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更具有完善合规体系的平台,才能够成为走到最后的胜者。
互联网医疗的目的就是达到便民惠民,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结算支付服务更便利、患者用药服务更放心、公共卫生服务更精准、家庭医生服务更贴心、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健康信息服务更普及、应急救治服务更高效、政务共享服务更惠民、检查检验服务更简便。
互联网医疗产业链结构以数据分析服务为前端(数据应用商)、业务支持与供应为中端(企业和医院)、生命体征监测为后端(智能医疗设备商),企业通过定价、宣传和并购等行为促进业务拓展,保持市场利润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从外界影响来看,疫情促进产业的市场结构向建立公共卫生模块和构建闭环服务链转变,政策法规影响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技术手段增加产品差异化和多样性。综合分析互联网医疗产业结构及运行逻辑后,发现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主体结构单一、商业模式不清晰,核心服务未触及、服务链条没有闭环,多头管理缺位、政策法规滞后、导向不明确,先进技术推广难、产业转型慢。
医院信息化要得以迅速发展,必须有一批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已经飞速运转搭建医疗信息化网络,但由于部分省市卫生信息管理培养途径的缺乏,相当部分省市的卫生信息管理从业人员是由普通计算机专业、医学相关专业人员转行而成,这部分人员或者不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及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特点,或者缺乏对计算机技术的基本了解,且普遍缺乏卫生信息管理学知识,造成不少工作人员对此岗位的不适,无法在卫生经济活动中发挥卫生信息管理人员应有的作用。
互联网医疗生态以各种形式蓬勃发展,成为缓解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重要力量之一,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腾讯医典作为国内体系化互联网医学科普的开创者,在诸多模式中选择了“回归初心”的入局方式——回归到科普本身,充分保证内容权威、公正、客观,成为医患的连接纽带。在具体实施上,以“T字型”策略构建广泛且深入的医疗科普内容,既与国际接轨,又贴合国人需求。横纵之间,颇见匠心。
医疗信息化正是发展的火热期,将来蓝图可期,互联网医疗行业前景可人,有志在中国互联网医疗建设中大展身手的同学可以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