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国产率大提升!占比全球市场规模1026亿美元的41.6%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众所周知,在芯片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上百道工序,上百种设备,这些设备统称为半导体设备。去年中国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产业,所以去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296亿美元,全球最大,甚至占到了全球市场规模1026亿美元的41.6%。
而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美日欧一直处于垄断地位,2021年前10大半导体设备占所有销售额的80%,而这10大企业中美国4家,日本4家,欧洲2家,中国没有一家能够上榜。所以一直以来,国内都在努力地发展半导体设备,因为依赖国外的产品,就有被卡的风险,有时候并不是有钱就能够买到的,比如ASML的EUV光刻机,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时,国内的半导体厂商们,也都是在尽量的使用国产半导体设备,扶持产业链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的减少对国外设备的依赖。按照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的半导体厂商们,使用国产化设备的比例约为16.8%,而到了2021年时,这个比例达到了27.4%,较2020年有了明显提升。
4月份,国内主要半导体厂商,采购了108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其中源自中国大陆厂家制造的设备共计 67 台,占比达 62%。整个1-4月份,国内主要晶圆厂共采购了401台半导体设备,其中国产设备为97台,国产化率约为24.2%,看起来这个24.2%似乎较去年还下滑了,但实际上这个是因为采购进度控制、种类控制的问题,实际从全年采购设备情况来看,国产化会较去年再次提升。
那么国产化率较高的设备主要是哪些?从媒体跟踪的数据来看,最高的是干法去胶设备,国产率高达71%,再是刻蚀设备达到50.8%,而清洗设备也达到41.2%。此外是离子注入机,达到了38.9%,抛光设备达到了26.7%,而涂胶显影设备也达到了21.4%。而1-4月份采购的这96台国产设备中,刻蚀设备最多,高达31 台,再是炉管设备达到了22 台,这两种就超过了采购量的50%。不知道大家对这些数据怎么看?可见国产半导体设备确实是在慢慢崛起了,我们对国外设备的依赖在慢慢降低,只是希望各种设备都能够崛起,不要有偏科。
近年来我国力争推进半导体国产化,半导体设备的投资活跃,继二季度继续位居世界首位。2020 年三季度我国大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 63%,达到 56.2 亿美元。2020 年我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将超过 150 亿美元,2020 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预计约 213 亿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20% 左右。其中,集成电路设备 90 亿元左右,太阳能电池片设备 100 亿元左右,LED 设备 20 亿元左右。
至 3 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创下新纪录。据SEMI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三季度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30%,达到 193.8 亿 美元,超过去年四季度创下的 178 亿美元的前纪录。此外,据数据显示:相比 2019 年的 596 亿美元,2020 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上升 6%,达到 632 亿美元。
目前,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低于 20%,国内市场被国外巨头垄断。近年来,中国已孕育出一批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具有自主技术实力的本土新锐企业,虽然在企业体量上与海外龙头差距较大,但随着双循环格局下本土下游对国产高端装备的需求不断上升,叠加国内多维产业政策支持、本土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一批本土高端装备企业有望助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2022年4月国内主流晶圆厂共开标108台工艺设备,上海积塔为扩产主力。我们以长江存储、华力集成、华力微电子、福建晋华、华虹无锡、合肥晶合、上海积塔、中车时代、中芯绍兴、武汉新芯10家中国大陆主要的IDM或代工企业为统计样本,通过中国国际招标网对上述晶圆厂中标情况进行梳理。2022年4月国内10家主流晶圆厂共开标108台工艺设备,主要来自上海积塔(78台)、华虹无锡(20台)、福建晋华(5台)、时代电气(3台)、华力微电子(1台)、华力集成(1台)。22年1-4月合计开标401台工艺设备,主要来自华虹无锡(268台)、上海积塔(104台)、时代电气(14台)、福建晋华(12台)、华力集成(2台)、华力微电子(1台)。
炉管、刻蚀设备为2022年4月国内晶圆厂主要开标设备。2022年4月开标的108台设备中,按照不同工艺设备开标数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炉管设备(30台)、刻蚀设备(29台)、前道检测设备(10台)、清洗设备(10台)、干法去胶设备(9台)、沉积设备(8台)、离子注入机(4台)、涂胶显影设备(4台)、后道测试设备(2台)、光刻机(1台)、抛光设备(1台)。2022年1-4月开标的401台设备中,按照不同工艺设备开标数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炉管设备(112台)、刻蚀设备(61台)、沉积设备(61台)、前道检测设备(48台)、后道测试设备(35台)、离子注入机(18台)、清洗设备(17台)、抛光设备(15台)、涂胶显影设备(14台)、干法去胶设备(14台)、光刻机(6台)。
受国内刻蚀、干法去胶、涂胶显影等设备厂家拉动,中标国产率持续提升。2022年4月中国大陆设备中标数量为67台,国产率达62%。2022年1-4月开标的401台设备中,源自中国大陆厂家制造的设备共计97台,占比达24.2%。分晶圆厂看,2022年1-4月,上海积塔设备国产率超40%;分设备看,2022年1-4月国产率较高的环节主要为干法去胶设备(国产率71%)、刻蚀设备(51%)、清洗设备(41%)、离子注入机(39%)、抛光设备(27%)、涂胶显影设备(21%)。聚焦4月份国内中标厂商,北方华创(中标33台)、中微公司(13台)、屹唐(10台)、芯源微(7台)、上海精测(1台)、盛美上海(1台)排名靠前,持续体现国内厂家在刻蚀、清洗、干法去胶、涂胶显影等设备环节的强势地位。
半导体制造设备交付延期早已经不是“新闻”,但来到2022年,全球芯片短缺和制造设备短缺之势仍在蔓延,而且短期内似乎没法解决。更长的设备交货期也意味着产能提升更慢,芯片缺货涨价依旧是一场攻坚战。
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半导体设备却迎来了大秀拳脚的好机会。
当下,与全球芯片短缺相对应的,半导体设备交期延长的消息也此起彼伏。设备交期如雾里看花,有的是1年,2年不等,而且还在延长。
据业内从业人士透露,现在半导体测试ATE设备交期普遍超过6个月,比较抢手的测试设备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
不止是ATE设备,探针台的交期也普遍超过12个月。这主要由于主流机台都是日本生产,其保守稳健的生产方式,导致其生产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
半导体测试设备大厂爱德万测试台湾董事长暨总经理吴万锟日前表示,受到逻辑芯片需求强劲,爱德万今年芯片自动化检测设备创下历年最佳接成单。
但也受到芯片及部分原材料短缺影响,设备交货期拉长至少要半年以上,他还强调,受到成本上扬影响,公司不排除在新年度调涨测试设备价格。
而半导体设备龙头应用材料也表示受到零部件短缺等问题
而半导体设备龙头应用材料也表示受到零部件短缺等问题,据介绍,本季度应用材料总共增加了13亿美元,积压总量达到了巨大的80亿美元,这也说明即该公司2022年的产能接近售罄。
据证券时报的报道,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上游关键的MOCVD设备受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交货周期再度延长,最新需要至10个月左右。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设备交期都延长了,半导体设备抢夺战早已打响。客户纷纷提前下单,订单积压已经是业内常态。
去年基本所有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都赚的盆满钵满。举个例子,在2021年,ASML出货了286台光刻机,创造了186亿欧元的营收,其中仅EUV光刻机就达到了42台。
据SEMI预测,2021年和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分别达到953和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34.1%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