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医疗系统运行效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年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尤其是医疗信息化服务能力薄弱,总体建设落后,直接制约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议切实发挥“互联网+医疗”强大作用,统一标准规范,推动互联共享,通过整合医保资金、医院自筹解决、引进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卫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上对信息化专业人才予以倾斜,确保信息化建设有人才保障。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公立医院对医疗信息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同时,在国务院、医保局、卫健委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公立医院的成本、管控、合规压力激增,“降本增效”成为医院管理、医疗行业的热词。不可否认,医疗资源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将成为常态。在医院实际运营中,通过对各类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辅以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数据的高效应用正在为医院的医疗运营、资源消耗、临床行为开辟全新的道路。医疗数据的运营管理将对公立医院精细化运营发挥重要作用。
医院是医疗信息化的主要对象,围绕医院信息化构建的医疗IT系统、医保IT系统和医药IT系统是医疗信息化的主要环节;其中医疗IT是核心,主要包括HIS(医院管理系统,管理人流、物流、财流等综合信息)、EMR(电子病案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管理系统)、LIS(检验室信息系统)、分级诊疗平台等。
聚焦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论现阶段发展的差异性,所有医院都面临战略、组织及技术三方难点。战略层面,部分医院管理层的“短视”会导致信息化建设资源统筹不到位;组织层面,医信人员缺失,医务人员IT知识不足、培育机制不完善导致搭建好的信息系统用不起来;此外,医务人员在系统搭建、定制化开发时应当扮演“帮助IT人员理解医疗业务”的角色,其IT知识储备不够将会引发信息不对称、需求对接不顺畅问题,从而进一步导致部署好的系统跟业务“两层皮”;技术层面,新旧系统标准协议不统一、数据难接入、数据安全难保证的问题仍存在,目前处于满足医疗系统高可靠、高稳定的需求满足程度阶段,对“员工体验”和“患者体验”需求难以满足。
在医疗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公立医院对于“成本”和“节制”的观念淡薄,过度医疗和粗放医疗大行其道。但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医疗资源的调配和需求紧迫的情况频繁出现,以医疗信息化驱动的医院精益化运营管理愈发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存在缺乏完善的长远战略规划和研究、数据格式不统一、大系统的集成和整合经验不足等痛点,归根溯源,核心问题仍在于尚未形成“统一化管理”的意识,各区域以自我为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导致医疗资源无法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共享。艾瑞认为,通过统一化管理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双向流动,规范与提升基层诊疗质量,搭建多形式、多维度医疗支援平台,是扎实推进医联体内涵质量、有效实施分级诊疗、大力推进双向转诊的有效举措。
医疗信息化和数字化行业准入门槛较高,一方面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及复合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医疗具备很高的专业化特性服务经验需要长期积淀。如今国内许多企业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医院实践经验,会付出较高学习成本,衡量投入产出比之后,很多服务商只是浅尝辄止。医疗信息化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医疗系统运行效率,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在2020年受疫情拖累,但长期趋势并未受到影响,受到国家政策鼓励,电子病历、医保信息平台、互联网医疗是医疗信息化建设和改造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