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技术参数有哪些?热敏电阻发展历程回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对热敏电阻的相关内容和情况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热敏电阻的了解程度,和小编一起来阅读以下内容吧。
一、热敏电阻技术参数
热敏电阻器是一种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要原材料制造的半导体陶瓷元件,属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范畴,它具有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特性,即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利用这一特性,将其串联在电源回路中时,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开机浪涌电流并且在完成抑制浪涌电流作用以后,利用电流的持续作用,将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下降到非常小的程度,也可以用于温度测量和在计量设备,晶体管电路中的温度补偿。热敏电阻串联在电路中,主要是起“电流保险”作用。
热敏电阻的技术参数包括:
①标称阻值Rc:一般指环境温度为25℃时热敏电阻器的实际电阻值。②实际阻值RT: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所测得的电阻值。
③材料常数:它是一个描述热敏电阻材料物理特性的参数,也是热灵敏度指标,B值越大,表示热敏电阻器的灵敏度越高。应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时,B值并非一个常数,而是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
④电阻温度系数αT:它表示温度变化1℃时的阻值变化率,单位为%/℃。
⑤时间常数τ:热敏电阻器是有热惯性的,时间常数,就是一个描述热敏电阻器热惯性的参数。它的定义为,在无功耗的状态下,当环境温度由一个特定温度向另一个特定温度突然改变时,热敏电阻体的温度变化了两个特定温度之差的63.2%所需的时间。τ越小,表明热敏电阻器的热惯性越小。
⑥额定功率PM: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热敏电阻器长期连续负载所允许的耗散功率。在实际使用时不得超过额定功率。若热敏电阻器工作的环境温度超过 25℃,则必须相应降低其负载。
⑦额定工作电流IM:热敏电阻器在工作状态下规定的名义电流值。
⑧测量功率Pc: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热敏电阻体受测试电流加热而引起的阻值变化不超过0.1%时所消耗的电功率。
⑨最大电压:对于NTC热敏电阻器,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不使热敏电阻器引起热失控所允许连续施加的最大直流电压;对于PTC热敏电阻器,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静止空气中,允许连续施加到热敏电阻器上并保证热敏电阻器正常工作在PTC特性部分的最大直流电压。⑩最高工作温度Tmax: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热敏电阻器长期连续工作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⑾开关温度tb:PTC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开始发生跃增时的温度。
⑿耗散系数H:温度增加1℃时,热敏电阻器所耗散的功率,单位为mW/℃。
二、热敏电阻发展历程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热敏电阻的技术参数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识。在这部分,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热敏单租的发展历程。
如今很多广泛应用的热敏电阻类型有:自动消磁热敏电阻,延时启动热敏电阻,恒温加热用热敏电阻器,过流保护热敏电阻,过热保护型热敏电阻,传感器用热敏电阻。
这些年来,在全球很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下,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巨大突破。不但结论逐渐成熟,其使用范围也在持续地增加。随着开发和设计工程师对热敏电阻的领悟越来越深入,很多新功能持续被开发出来,现如今已渗入到平常生活中,以及工业技术,军事科学,通讯,宇航等各个范围。
热敏电阻的发展历史是1950年荷兰的飞利浦公司的海曼等人,在钛酸钡原料中加入稀土成分做半导化尝试时,发掘这种半导体原料的电阻率拥有很高的正PTC,拥有很强的PTC效果,寻求这些现象的功能很快成为备受关注的探索课题。
在我国,从60年头起始热敏电阻的标准工作并逐渐成长到生产,1982年“仪表材料学会”从传感器角度动员第一次热敏电阻讨论会;1990年电器技术书籍在广州组织家电轻工系统热敏电阻讨论会,如今已举办过八次。
以上便是小编此次想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内容,如果你对本文内容感到满意,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网站哟。最后,十分感谢大家的阅读,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