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乌冲突、全球通货膨胀,面板价格将跌至历史低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报告认为,由于俄乌冲突、全球通货膨胀及物流等因素,TV品牌大厂或将继续下修全年液晶电视面板计划需求超百万片,导致整体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跌幅继续扩大,且远超4月预测。预估2022年全球液晶电视整机销量将出现3-4%的衰退。4月份最后结价跌幅远大于预期,原先预测各机型液晶电视面板平均价格跌幅在0-5%,实际跌幅则在3.8%-10.6%,已跌破面板厂现金成本,如若价格续跌至7月,或将跌破面板厂材料成本。
CINNO Research预估,5月份32”与43”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跌幅与4月相当,仍将在3-4美元,市场均价分别跌至31美金与58美金。50”与55”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跌幅在3-5美金,市场均价分别跌至74美金与88美金。65”液晶电视面板平均报价5月将低至128美金,75”液晶电视面板平均报价5月将突破213美金,预计将达面板厂现金成本线。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终端需求下滑,且面板厂商维持高稼动率的背景下,显示面板供应大于市场需求,导致其报价一直下跌至今,部分尺寸液晶面板均价相较去年高点时已经腰斩。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终端需求下滑,且面板厂商维持高稼动率的背景下,显示面板供应大于市场需求,导致其报价一直下跌至今,部分尺寸液晶面板均价相较去年高点时已经腰斩。
据工商时报报道,Omdia 显示器研究总监谢勤益表示,今年面板出货面积成长率腰斩到 3%,而且在面板价格下跌的冲击之下,估计今年全球面板产值下滑 15%,这也是近年来首次出现负成长。随着面板价格来到前一波低点,而且品牌厂为年终旺季拉货而加单,预期面板价格将在第三季止跌,但价格能否反转向上还要持续观察。
谢勤益表示,2022 年是矛盾性、多变性的一年,整体经济环境来看,俄乌战争、通膨和中国封闭管理都影响到终端市场消费,面板产业从去年短缺到供过于求,更是出现剧烈地变化,接下来面板价格变化也会造成供应链变化。
原以为供过于求第一季结束,但因为战争和通膨使得品牌下修今年的出货目标,第二季供需比 18.5%、严重供过于求。预期今年下半年整机需求和采购会渐渐回升,因为价格已经到了低点,第三季也会为年终旺季拉货而加单,供过于求的状况会减缓,供需比约 10%、接近平衡。但需求是否强到面板价格反转还是只有止跌?还需要观察。
从价格走势来看,谢勤益分析,2019 年第四季是前一波低点,2021 年第二季到 2022 年第二季很多面板价格都腰斩,跌幅 50%、甚至是 70%,现在价格还是向下,像是 55 吋、65 吋、75 吋等面板因为 10.5 代产能供应的关系,还会下探历史低点。过去几个季度面板厂都是赚钱的,从第二季开始面临亏损,面板厂近期展开调整,把现金转为战备储粮,例如台湾面板厂减资,大陆面板厂发行债券,还有董事会的变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行情不好,但 TCL 科技、深天马等厂商仍扩建高世代线,以进一步扩充产能。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厂产能的释放,这些龙头厂商将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导致中国台湾面板厂商以及国内二线面板厂商逐渐会退出市场,而行业也将会迎来新一轮洗牌。
近期,历时13个月的液晶面板涨价迎来拐点,全球面板价格逐渐回落,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周期。本轮面板价格上涨时间长、涨幅大、全尺寸普涨、尺寸分化明显,对行业影响持久而深远。历史上的液晶周期总是部分归因于厂商格局的变化,这次液晶涨价最长周期,京东方、TCL科技策动的重大收购,进一步稳固了中国大陆厂商的全球主导权。经历了系列面板竞争格局变动,未来竞争格局深度变化的频度也将逐渐趋缓。
周期波动触发行业主动权转换
2015年下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成为中国液晶面板发展历史上两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除了面板价格在6个月内从同比下降25%急剧发展为同比下降35%,中国大陆厂商也开启了对于韩厂的逆袭之旅。
2015年下半年,中国新一波8.5代线的产能扩张刺激了全球供应。群智咨询数据显示,得益于中国大陆8.5代线增加到8条和5.5代线产能爬坡,2015年液晶面板产能比2014年增长36%。其中,京东方重庆8.5代线规划产能每月12万片;TCL华星光电新的8.5代线实现月产6万片;中电熊猫的8.5代线在2015年第三季度量产,比2014年产能面积增加55%。而2018年上半年,京东方的10.5代线工厂提前投产,引发了供给大量提高,并开始带给韩国液晶面板厂关厂的压力。
在2015年之前,价格变化摆幅震荡一直较为温和。根据Omdia研究,2009—2015年,每半年的价格变化在-20%和+20%之间。然而,2015年到2021年,每半年的价格变化变得很活跃,价格在6个月内的变化大于30%。这与供给面的变化有极大关系,特别是2015年后中国大陆的面板厂商开始占据价格的主导地位。
2016年下半年是面板价格急剧飙升的一个特殊时间段,这是由于2015年最后一次周期性价格下跌和三星显示关闭了7代线产能导致。群智咨询数据显示,在这一时期,韩国厂商依然保持领先优势,市占率为20.6%的LGD位列第一,与上年持平;三星显示因制程改造良率不佳影响整体出货,加之11月底关闭7代线40英寸面板出货减少,市占率下降0.8个百分点排名第二。
与韩厂相比,我国台湾的群创、友达市占率受到挤压,且新增产能保守,群创、友达分列第三、第四名,市占率共占30%。我国大陆以京东方和TCL华星为代表的厂商则不断扩充产能,市占率显著提升。其中,京东方市占率大幅提升到15.4%,排名全球第四;华星光电得益于t2产线的扩产,市占率挤进全球第五。中电熊猫的8.5代线在2016年第一季度也实现量产,带动55英寸面板出货波动增加。2016年,京东方、TCL华星和中电熊猫三个面板厂商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市占率达合计到30%,出货数量仅次于韩国,排名全球第二。从此,中国面板厂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占有率将持续稳步提升。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全球显示面板产业经历了从美国、日本、韩国再到中国崛起的发展历程。2018年,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生产大国;2019年,韩国宣布继续减少LCD产能转战OLCD市场,中国持续布局OLCD。未来,中国能否进一步抢占全球LCD市场?韩国是否继续保持OLCD市场的垄断地位?
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我国面板产业迅速发展起来,2018年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生产大国。目前,全球LCD市场主要由中国、韩国和日本瓜分市场。
韩国面板产业也因受到中国面板产业快速崛起的影响而出现了利润下降等问题,因此,作为韩国最大的两家面板厂商三星和LG近年来也相继减产,其中在2019年更是提出将会加快退出LCD市场转战OLED市场,预计在2020年每月减少产能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韩国三星和LG在我国境内设的生产线因前期中国疫情的爆发而被迫停工,因此三星和LG都将受到影响的生产线转移回韩国,但是目前韩国疫情的爆发再次使三星和LG产能陷入危机,部分生产线不能正常生产。
反观我国,近年来我国面板厂商继续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与投产, 2019-2021年将有8条产线陆续投产,合计产能超过6000万平方米。相信未来,中国将会进一步瓜分全球LCD市场,到2025年将占到全球58%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