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别的市场,丰巢发布无人配送机器人,市场缺口巨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月18日,丰巢宣布联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发布无人配送机器人,从而实现快递包裹从柜到车、从车到人的“最后一公里”精准配送。在自动驾驶技术日益发展、快递配送用工短缺以及疫情“无接触配送”兴起的背景下,无人配送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步入规模商业化应用前夜,千亿级别大市场已然开启。
据悉,此次丰巢联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联合打造的无人配送机器人,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搭载环境感知能力和自动导航算法,根据环境进行自定位导航,具有低速自动驾驶的通行能力,能够打通楼宇、电梯等环节,满足室内外等不同场景的配送需求,并且实现机器人与柜机无缝衔接。
毋庸讳言,末端无人配送仍然存在不少痛点。路权和成本依然是无人配送要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所需突破的主要瓶颈。以成本为例,部分无人配送车企业能够做到整车成本20万~25万元左右,也有企业的整车成本高达50万元左右。而此前京东物流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其快递员的平均人力成本为5.3元/单,每天可送56单。相比之下,使用无人配送车,算上维护、折旧、运营成本,到2021年平均一辆车的配送成本仍然要达到8.5元/单,每天可送50单。未来3年,无人配送整车成本会逐步下降至10万元以内,末端无人配送赛道率先迎来爆发。实际上,毫末智行近期已成功推出了小魔驼2.0,以12.88万元的价格,成为业内首款面向商用市场的10万元级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
按照设定路线行驶至停靠点,电话、短信通知居民下楼拿取物品,实现无接触式配送。近日,在广富林街道龙湖好望山小区,一辆无人配送车格外引人注意。该车由松江企业上海音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目前已在广富林街道、九亭镇的多个小区试点应用,在降低接触感染风险的同时,也减轻了社区志愿者的配送压力。
疫情之下,却让我们看到了无人配送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2020年初,各地的无人配送车在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代替人工解决疫情中面临的问题。
广东省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九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武汉光谷方舱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为了保障医院的物资运输,纷纷引入了智能物流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负责无接触餐食及药物配送,从而降低临床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除在医疗领域外,政府单位邮件投递、园区消毒巡逻等也均是由无人配送所完成。目前国内即时配送服务可分为外卖服务流程、生鲜宅配及商超的服务流程、代买代送服务流程、电商仓储/快递及落地配送服务。 虽说这四种服务在流程上可能有所差异,但其本质上还是一种点到为止,围绕骑手而展开的服务。这就决定了人力成本是整个行业成本的大头。理论上来说,无人配送想要实现大规模发展的话, 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5G社会带来的物联网时代,二是新基建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而从目前来看,5G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带宽,以及高速稳定的传输质量,让无人机、自动驾驶的升级,精准的点对点服务得以实现。
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物流行业首当其冲,管控、封控区域的物流人员数量骤减,而在岗的外卖骑手或物流人员,也常常面临非接触配送和消杀问题。京东、美团、新石器、行深智能……上百台无人配送车从全国各地被调运上海,以回应这座城市当时面临的大量订单积压、路况不熟、超负荷工作、后勤保障不足等各种问题。
据东方网报道,虹口区的水木年华小区原本只能到小区门口,再由志愿者配送至各单元的物资,就由无人车来替代工作——无人车按规定路线自动行驶,志愿者只负责头尾处的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