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数据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税务总局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最美税务人”先进事迹,其中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税务干部张学东正是这10名“最美税务人”之一。
张学东同志从税30载,深耕增值税发票领域。近年来,更是巧用税收大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税收安全,成为税收信息化改革“尖兵”和税收现代化数据“专家”。
“随着政策的不断更新,轻松填也在不断升级中。”张学东说。2021年4月,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新政出台后,轻松填进行了优化升级。数据显示,武汉市税务部门全年共办理留抵退税203.9亿元,为市场主体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其实,早在2020年武汉遭遇新冠疫情之时,税收大数据就发挥了作用。为了尽快帮助疫后企业“复工复产”,武汉市税务局开展了一系列“数据为媒、牵线搭桥”的工作。其中,张学东更是利用手中掌握的增值税发票数据,自创了“四步工作法”,成为税务部门深挖税收大数据“金山银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典型示范。
“当时我们公司刚复工,却很难找到销路。没想到,税务部门通过数据检索,很快发现我们公司遇到了难题,主动帮助我们与荆州市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牵线搭桥,达成一笔40万元的购销交易,解了燃眉之急。”回盛生物罗琼碧告诉记者。
“通过增值税发票开具数据比对,我们对复工复产进度慢的企业进行了跟踪。”张学东说:“然后,按照‘四步工作法’,为企业服务。”
“第一步,归集开票下降幅度较大,本地需要帮扶的企业;第二步,匹配该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如果同样购销金额减幅较大,则列为援助企业;第三步,将援助企业清分至所在省份寻求经营业务、资金收付等支援;第四步,实时监控指标增减变化。”张学东进一步解释道。
实施数字产业化攻坚,以物联网为引领数字产业加快发展。主体产业稳中提速,2021 年全市物联网及相关产业投产企业 54 家,实现产值 24 亿元;全市纳入工信部监测口径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收入完成 2.1 亿元,增速全省第一。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围绕网络货运、煤炭行业 "5G+ 智慧矿区 " 建设示范及智慧社区等领域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全市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2021 年全市物联网、大数据产业重点项目 25 个,累计完成投资 11.22 亿元。
实施产业数字化攻坚,数字化加快引领 " 四化 "、赋能 " 四化 "。深入实施 " 万企融合 " 大行动,于 2021 年 5 月成功举办 2021 年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贵州站活动。融合覆盖面持续扩大,对 1265 户企业开展融合评估,覆盖三次产业所有纳入基本统计目录的企业;融合水平加快提升,2021 年,全市万企融合指数 41.9,排名全省第三,共培育融合标杆项目 8 个、培育融合示范项目共 78 个、融合带动企业户数共 198 户;同时,在农业方面、工业方面、服务业方面融合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通过鲸智数据工厂,以数据流水线的方式进行数据能力的开发及治理,贯穿整个数据工厂的各个功能模块:采集--> 标准 --> 设计 --> 开发 --> 部署 --> 资产-->服务-->运维治理。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角色负责,数据工厂为提供不同的能力支撑:
数据集成,面向数据采集和集成人员,通过数据集成工作台完成对来源系统数据同步到大数据平台的采集任务,帮助用户在数据接入环节提供有效的指引和工具的快速使用,从数据源连接的创建,源端数据质量的探查,到进行离线或实时同步任务配置与监控,最后由数据质量任务的监控和质量报告对接入的数据质量进行有效监控,为数据集成环节提供有效支撑,快速实现TB/PB级的企业全域数据的汇聚和存储管理功能,可灵活适配多种数据源,支持常见国产数据库。
数仓规划,面向数据架构师,提供数据架构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数据质量规则设计和数据安全规则设计等一站式数据仓库标准规范规划设计能力,通过流程化的配置功能,实现数仓设计标准的快速落地,约束和规范数据的处理流程。